全国声乐论文综述

时间:2022-07-01 09:53:34

全国声乐论文综述

2005年全国主要音乐刊物和全国大专院校学报以上刊物所发表的声乐论文我们共收集到174篇,较去年(113篇)增加了61篇,即多了35%。这数字未必全面也仅供参考,但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数字,是声乐理论研究继续繁荣的表现之一。其中好的和较好的文章56篇,占32%。论文中涉及声乐美学的39篇,涉及人物、作品、演出评介的38篇。这两部分是篇数最多(占44%),而且好的和比较好的文章的比例也最高(占45%)。这大概是由于作者中有许多是搞音乐理论、音乐美学或音乐评论的人,他们相对声乐教学或演唱的人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之故。涉及歌唱技术的27篇,涉及声乐教育、教学法的24篇,涉及综合研究的20篇,歌唱艺术表现的14篇,这部分按数量是“中档”,可能是搞声乐的人选题的主要部分,四部共85篇(占49%)。其中好的和较好的文章21篇(占25%),其比例明显低于前面的部分。弱项是涉及歌唱心理的9篇和声乐史的3篇,且质量不高。这个忽视“声乐史”教育和“歌唱心理”教学的情况应引起声乐界的充分重视。

一、声乐美学类

此类论文中高质量的较多,其中较优秀的有张君仁的《论民间歌手》(下)(《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此文继其上篇(《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对民间歌手之“民”的考查,并限定“那些具有口头创作传统和演唱历史习惯的、拥有民间歌曲的人”之前提;本篇主要论及民间歌手及其类型、民间歌手的一般特征以及当前民间歌手的研究状况等。这是一篇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论文,理论上的论述较多、也较充分;实践调查的资料显得薄弱。

赵世民的文章《文学,进入角色的桥梁――访歌唱家张建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此文从形式上看,是篇采访记,但从内容上看,则是一篇很好的声乐美学文章。文章以记者和歌唱家张建一对话的形式,探讨了歌唱中的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的学习方法,角色的创造以及它们和歌唱家的文学修养、读书的关系。

石惟正的《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是一篇有一万七千字篇幅的重要的声乐美学论文,它涉及面之广,论述问题之深,是近年来声乐美学论文中之鲜见者。作者先是对中国当代声乐界对待某些基础概念中模糊的或错误的概念予以调理、澄清;然后对人类从原始到专业的三种发展状态做了理论上的较详尽的分析研究;进而用重笔论述了中西传统声乐演唱的共同点、不同点、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中西传统歌唱方法的最佳契合的方法和具体的内容,从而描绘出了建立“中国声乐学派”最佳理想的蓝图。

郭德慧的《“河洲花儿”演唱艺术漫谈》(《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论述了“河洲花儿”中独特的“花儿语言”的特色(均举实例);“花儿”的发声方法、特色以及独特的润腔技巧。该论文从语言上、音乐上的论述都较内行、到位,且较详尽,说服力强。如能引用一些谱例分析则更好。王群英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交响》2005年第2期)论述了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舞台艺术表现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许多“质”的差别。由于彼此所依托的古典哲学思想和深厚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体系。该文论点正确,论据较丰富。杨仲华的《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作者以金铁霖教授提示的民族声乐表演的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为框架,从美学、文艺学角度旁征博引为这七字内容从理论根据到具体内涵予以论述;对金氏学派的成就从美学角度给予较充分的肯定、考证和说明。文章有相当的文字水平和理论水平。刘育林、常炜炜的《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论述了作为陕北民歌歌词载体的陕北方言,体现并承传着汉语中“单语素”,“双音步”的特点,这决定了陕北民歌旋律的节拍是以“2”为基础的倍数节拍体系。陕北民歌曲调与陕北方言声调相互关联、彼此互载,是一篇对陕北民歌进行较深层次研究的好文章。

此外,声乐美学方面较好的论文还有赵世兰的《声乐表演艺术的几个理论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侯莲娜的《“字正腔圆”三题》(《音乐研究》2005年第1期),梁金平的《湘中民歌的审美特征》(《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米瑞玲的《辰溪“荣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张美林的《扬州民歌的文化地位及其艺术特色》(《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于善英的《经验主义声乐教学常用术语辨析》(《交响》2005年第3期),臧艺兵的《吕家河民歌与地域文化建构――一种音乐民族志的考察和分析》(《黄钟》2005年第1期)。

二、人物、作品及演出评介类

此类论文中,虽然总篇数较声乐美学部分少一篇,但却是全部论文中质量最高的部分。其中优秀的有桑桐的《精心编织、景情交融(一)、(二)、(三)、(四)――析柯达伊的六首民歌独唱曲》(《音乐艺术》2005年第1―4期),文章先简述了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和柯达伊在民歌方面的观点以及他们采集、改编、应用民歌方面的数量、质量和起到的典范作用;然后大部分篇幅从歌词、旋律、结构、伴奏、和声、肢体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柯达伊改编的六首民歌独唱曲。该文选例恰当,且具代表性。

孟文涛的《易韦斋与歌曲音乐之谜猜想――从一首令人诧异又感困惑的歌曲谈起》(《音乐艺术》2005年第4期),该文中,作者首先对其最近收到的一首易韦斋先生(1874―1941)根据李后主(李煜,937―978)作词而拟调(即作曲)的歌谱《浪淘沙》作了详细的分析,结论是“易先生即使写了这么一首洋味十足的曲子,也不能证明他懂西洋音乐,因为音乐与歌词吻合不起来”。此后,孟教授提及的他在《黄钟》(2005年第2期)上的载文所谈萧友梅与易韦斋合作的歌曲中“词曲分离”的现象进行铺叙,虽然该文的说服力很强,但萧歌曲的填词说,终是孟教授大胆的一个猜想,是他最后的遗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待解的“学术谜”。

石惟正的《追求人声乐器的最佳效能――从中央音乐学院七八届歌剧系学生毕业二十二周年音乐会说起》(《人民音乐》2005年第12期),是一篇有独特风格的评论。文中主要对邓桂萍和章亚伦的演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较详细的评论,也指出了某些不足之处,评论中,作者还经常地阐述自己的声乐美学思想,可谓评中带论,论中促评。

何孝廉的文章《乐坛耕耘六十载,誉满九州育英才――中国第一代声乐艺术家黄友葵教授传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十分生动地介绍了我国第一代的声乐艺术家黄先生不平凡的、献身声乐事业成就卓著的一生。

田玉斌的《大师风采、耀眼夺目――卡罗・贝尔冈齐大师讲学印象》,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2005年8月意大利著名声乐家贝尔冈齐来华讲学的情况。对其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介。文章入情入理,有叙有论,使读者如亲临其境,是一篇较优秀的评介文章。

孙允文的《歌剧应该是什么模样――歌剧〈八女投江〉引发的思考》(《人民音乐》2005年第11期),文章从作者对观此剧后对歌剧形式提出的许多不习惯,划了许多问号,然而,作者在此后却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戏剧、戏曲的实例,说明了歌剧可以有多种打动观众的表现形式。

此外,在该方面较好的论文还有:石惟正的《他以纯青之火炼就歌唱之“上乘内功”――张建一独唱音乐会述评》,张安利、张亚平、林秀华的《流不尽的〈小河淌水〉――纪念民歌演唱艺术家黄虹》(《人民音乐》2005年第1期),田大成的《福雷的声乐套曲〈佳歌〉(上、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4期),张楠的《周小燕声乐教学思想探究》(《音乐研究》2005年第3期),宋照敏的《马金风唱腔艺术初探》(《音乐研究》2005年第3期),杨九华的《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主导动机的初探(上、下)》(《黄钟》2005年第1期),杨仲华、尤志国的《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杨仲华的《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学术定位》(《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黄晓和的《有意义的探索――歌剧〈八女投江〉观后感》(《人民音乐》2005年第11期)。

三、声乐技术和教学类

此类论文共有51篇,好的和较好的有12篇。其中较优秀的有宋一的《歌唱呼吸新探》(《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作者从心理因素对气息的影响、气息节省的原则、学生存在的呼吸问题、气息的合理调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声乐教学中易出现的气息问题和纠正的方法或途径。

赵健的《通俗演唱中易出现的几个误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主要论述了通俗演唱中易出现的误区和不良倾向,最后指出了好的歌唱应具备的共性和优良的技术特点。其中有些观点论述得很好,尤其关于“感觉(或称听觉)的误区”一段论述很重要,是一般的学习者和一般的声乐教师容易忽略或难以认识深刻的。

王世魁的《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论文就声乐表演人才在技能、技巧的培养、素质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宏篇论述(全篇约1.6万字)。这是近几年以来较少见的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论述得体,并且有着许多生动的、独道见解的较高水平的论文。

莫雪川的《实践与智慧的结晶――喻宜萱声乐教学思想及其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文章较全面地论述了喻宜萱教授的声乐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将其总结为一个培养目标:两项基本建设;两种不同于乐器的基本属性;八种关系;九点技术要领;四条原则。喻氏教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科学性、人文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独创性。全文概括性强、理论性强,而且生动,是一篇较全面地论述声乐教育家成就的优秀论文。

此外,较好的论文还有赵震民的《高师声乐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民音乐》2005年第3期),杨满华的《“花儿”演唱技法探究》(《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王江奇、祁君的《坐嗓――传统歌唱气息控制法教学新探》(《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杨海源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简论》(《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欧阳义怀的《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

多功能效应》(《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刘蓉惠的《汉族民歌演唱的用声与润腔特色》(《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南飞雁的《喉音演唱与呼吸》(《天籁》,2005年第2期),尹建国的《湘曲苗族民歌及演唱特点》(《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马奇的《河南曲剧演唱技巧探微》(《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彭莉佳的《浅谈声乐教学的整体观》(《中国音乐》2005年3期)等。

四、声乐综合研究和歌唱艺术表现类

此类论文共有34篇,其中好的和较好的有9篇。里面较优秀的有樊祖荫、赵晓楠的《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一)、(二)、(三)》(《黄钟》2005年第1―3期),文章主张20世纪汉族民歌以1949年为分界线,将其分为两个时期,并就两个时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论述。内容真实、可信,有史学和进一步研究导引的价值。

朱默涵的《走进21世纪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乐府新声》,2005年第3期)综述了2005年6月5日至7日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的“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会议内容及其意义。简要地介绍了七位专家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在“土”与“洋”、“原生态”与“学院派”的争论上,达成了少争或不争、多做的共识。会议上还举行了两场音乐会,认为毫无“千人一面”、“千人一声”的痕迹。会议认为,意在研究和解决民族声乐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展示近年来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教学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王硌的《2004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人民音乐》2005年第11期),这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四千余字),但写这样一篇文章需要认真阅读一百多篇论文并做出自己的鉴定,从中选出各类中好的和较好的文章,然后加以综合研究。文章条理清楚,论述严谨。

此外,较好的论文还有:王莉的《赵元任声乐作品研究回顾》(《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李晓燕的《嫩江达斡尔族民歌演唱研究》(《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詹桥玲的《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音乐研究》2005年第1期),乌云陶丽的《论蒙古族歌唱艺术》(《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郭建民、张楠的《首届“全国高师音乐学院办学特色与声乐文化学学术研究会”综述》(《人民音乐》2005年第2期),董华的《将陕北民歌搬上艺术舞台的思考与探索》(《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王丽娜的《浅沦艺术歌曲演唱的处理》(《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钟明的《关于中国民族声乐中“死曲活唱”的探究》(《音乐艺术》2005年第2期)等。

五、存在的问题

有些论文仍存在问题不少,有些观点有明显的错误或难以令人理解。如:有的文章小标题和文字内容并不对应,即小标题的意义在文字中找不见或很少见其内容的阐述;有的文章中把语言学习和呼吸训练对立了起来,把普通话的学习和借鉴曲艺、戏曲说成了因果关系,错误认为中国的民族唱法是“舍声求字”,而美声唱法是“舍字求声”;有一篇文章在论述歌唱的先天条件和技术的关系时说:“阉人歌手的出现说明先天性的生理条件是歌唱技术获得的决定性因素”。阉人歌手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怎么能认为是歌唱技术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呢?

有些文章中充溢着一些绝对化的、夸张的名词、形容词,如“xx泰斗”、“艺术大师”、“权威诠释者”、“最高等级的”等。这些当今传媒中或商界流行的语言,在论文写作中笔者认为应当慎用。论述的语言应克服“就是我对”,“别人都不对”这种“一孔之见”的语言,用词不留有余地,绝对化、主观化的倾向在2005年的部分论文中几乎是常见的,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管谨义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

上一篇:百年经典 历久弥新 下一篇:对高师钢琴教学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