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集中办学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7-01 09:47:09

民族地区农村集中办学存在的问题

【摘要】以往谈到农村集中办学的文章,大多是从政府、学校的角度去分析它的利弊,而很少从教育的对象、家庭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去分析。集中办学模式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的推行,对农民家庭教育成本的支出、国有资产的管理、农村社会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亲情教育的实现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各级政府应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民族地区 集中办学 问题 分析

所谓集中办学,就是根据人口分布和地理、经济、交通、通信等状况,把条件艰苦的相关学校集中搬迁至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集中办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提出农村办学应集中人力与资金,办好中心学校,做法是重点办好管理区(片区)和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完小,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力争扩大办学规模,配备相应教师,开办寄宿制,逐步减少现有村小,保留居住极分散山区的少数教学点。自此,全国将拆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农村区、乡学校,实行集中资源办学的策略。

应该说,在一些经济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的农村地区,集中办学确实改善了办学条件,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对教师进行了有效培训和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来说,集中办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少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变相加重了农民家庭的负担

集中办学后,大量村小学撤并,学生要到离家很远的乡镇中心小学上学。这些学生很多年龄还小,尚无自理能力,虽然是寄宿制,平时吃住在学校,但每一个星期六、星期天都需要家长接送,对于一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而言,光是接送孩子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以云南省维西县澜沧江两岸的农村为例,大部分农村属山区、高半山区,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离乡镇较远,很多孩子去乡镇上小学,远一点的要走二、三十公里的路程。有家长告诉笔者,每星期去看一次孩子来回的费用都要在120元左右,包括车费、孩子的零用费、领孩子到街上用餐(给孩子改善一下伙食),如果没有返程的车,还得在乡上住一晚,这样的话,费用还会增加。如果每个星期都去看一次孩子,一个月下来支出要在500元左右。维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农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很多家庭仍处于贫困线以下,这笔支出让他们叫苦不迭,却又很无奈。不去看心理总挂念着孩子,去了又不堪重负。集中办学后教育成本的增加已成为许多农村家庭巨大的负担,这有违国家相关的“三农”政策。很多家长说,如能就近入学,每个月只需国家给的160元的“高原农牧民子女就学补助”就够了。

2.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闲置

过去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建、新建了很多校舍,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一些爱心人士、组织、企业捐资助学,在农村建盖了一大批希望小学,有的投资几十万的教学楼刚使用不久。在“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班”的口号下,村小被撤并,大量校舍被闲置起来,造成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爱心人士、企业的不负责任。这些资产如何处置、管理,成为一个问题。有人说可以把原有的校舍作为“村办学前班”的场所,但在笔者看来,在居住极为分散,山高坡陡的山区,“村办学前班”还是件不太现实的事。如果不能对这些校舍进行有效管理,或是被村民占用,时间一长,极可能是房屋陈旧破损,或政府要用时收不回来,无论如何,结果都是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3.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的萧条

村子里有没有学校,有没有孩子的读书声,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有学校在,村民从校门经过,听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朗朗的读书声,心理会感到一种欣慰,觉得村子里还有一些文化气息。现在学校没有了,孩子也到很远的地方上学去了,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朗朗的读书声都听不到了,整个村子显得有些沉闷,村民心里也感到空了一样。村民说,以前有个什么事还可以到学校请老师来帮忙,现在就是要写几个字都难找到人了。在调查中了解到,村里有能力的人为了孩子上学能走的都到乡镇、县城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些“没有能耐的人”。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村目前的现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靠的是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表现的是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对于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来说,能有一所书声朗朗、国旗飘飘、国歌嘹亮的学校,能有一批有知识、有修养的文化人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与文明传播的重要窗口,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村小没有撤并前,在节庆期间,学校会组织一些活动,家长及其他村民都能参加其中,从中体会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和身心的愉悦。集中办学后,村里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少了(没有人来组织了),甚至是没有了,精神文明建设无从谈起。有人说,集中办学有利于推进城镇化。不错,乡镇的人口是增加了,初中都“集中规模”全搬到县城去了,一大批有规模的工程、高楼建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的萧条却被忽视了。

4.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各种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一个中心城镇要想一直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变得越来越困难,对民族地区而言也不例外。笔者以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最好的地方是在农村,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具有完整性,较少受到干扰的少数民族村庄,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言行举止、风俗习惯等来感受这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集中办学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带来不利影响。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是一个由一代又一代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口口相传的持续过程。孩子过早地离开村子,离开形成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环境,很少能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必然会造成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认知上的缺失,久而久之,民族传统文化会有消失的危险。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重要的载体是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想达到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掌握是件不容易的事。对民族众多的农村地区而言,集中办学后,就意味着各民族的孩子们生活、学习在一起,这无疑对增进互相了解、交流,增强民族团结是有益的,但同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会有不利影响。有人说,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双语教学来解决,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采用何种少数民族语言来教学呢?

5.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

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是由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的状况是,孩子过早离开家庭、父母,封闭在学校里,与社会隔离,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是奢谈。学校实行的休息日虽不尽相同,有的是实行正常的双休,一个星期父母和孩子可以见一次面;有的采取连续上10天课,然后休息3-4天的方法,父母可以接孩子回家团聚,但不管是哪种方式,父母与孩子的见面都十分匆忙,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匮乏。在学校里,教师再如何负责,细致入微地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再如何密切,但它永远都代替不了亲情关系。就近入学,父母与孩子可以经常见面,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孩子也可以在与父母及周围人员的交往中形成对社会的初步认识。这种过早封闭在学校里,没有亲情教育、社会教育的模式,必然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缺陷,对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形成留下隐患。

以往谈到农村集中办学的文章,大多是从政府、学校的角度去分析它的利弊,而没有从教育的对象、家庭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去分析。讲到利时都在讲集中办学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节约投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优化教师队伍,有利于推进城市化,等等。谈到弊端时主要就说目前的基础设施、校舍、教学设备等满足不了办学需要,后勤管理人员短缺,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食品安全存在问题,卫生状况恶劣等。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接触到实质性的东西。笔者并没有反对集中办学之意,如前所述,在经济较好,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实行集中办学利大于弊,但如果把这种办学模式不结合当地实际地简单化、“一刀切”地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农村推行的话,则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集中办学过程中的诸如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包括对学生进行管理等,这些问题会随着投入的加大,管理的完善得到克服和解决。农村家庭增加的孩子教育成本的负担,随着国家“三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民增收途径得到有效解决,或者是随着孩子学业的结束,这笔负担会相应缓解。但是,集中办学后带来的农村社会某种程度的萧条、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不利影响、亲情教育的缺失等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些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笔者以为,集中规模办学,应按2006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因地制宜,对中小学布局进行相对集中,而不是简单化、“一刀切”地推行“集中规模办学”模式。对在集中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的进行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见,找到解决的办法,真正办出群众满意的教育。

上一篇:家访技巧之家访三忌 下一篇:谈高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