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1 08:40:00

玉米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的应用

【摘 要】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的使用是最好的节水灌溉方式之一、它省工省力、节水高效、节支增效、增产增收

【关键词】节水灌溉 ;滴灌;相对温度

膜下滴灌技术也有人称之为地下滴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的又一节水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灌水器(膜下滴灌管),凭借土壤毛细管作用,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地直接向作物根部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水分和液体肥料,又可向作物根部供给空气。在所有灌溉方式中,膜下滴灌是土灌环境控制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膜下滴灌技术水的利用率是目前所有灌溉技术中最高的,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的应用是最好的证明。

1 膜下滴灌的技术优势

1.1 灌水质量高,节水效果显著,肥料利用率高

膜下滴灌是通过埋在地下的膜下滴灌管给作物根系直接供水,灌水均匀,供水稳定,通过控制灌水量,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深层渗漏,能有效地解决作物的对水分需求,减少水分的无效消耗。灌水后,土壤表层仍能保持干燥,水分棵间蒸发减少,利用率提高。以玉米为例,膜下滴灌比滴灌节水也达10%以上,比地面喷灌水节水50%~80%,节水效果十分显著。由于膜下滴灌施肥,可以将肥料直接随水供给作物,肥料利用率高,节肥效果显著。

1.2 调控玉米生长环境,促进玉米成熟提前

通过膜下滴灌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适宜的水、热、湿度等生长环境,增加有效积温,减少水分蒸发,使玉米生育期提前10天左右。目前,玉米高产品种都是高喜肥、喜水品种,玉米膜下滴灌能够实现增肥、保水,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并降低玉米籽实水分,有效提高玉米品质。

1.3 减少灌水次数,单井控制面积大,便于田间管理

由于膜下滴灌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水分的无效消耗,因此,膜下滴灌的灌水间隔长,灌水次数少,采用沟灌一般平均10天灌一次水,而膜下滴灌则15天灌一次水。单井控制面积可达500亩,是喷灌的2倍,漫灌的7倍。膜下滴灌灌水省工省时,便于田间管理。

1.4 抑制杂草生长

采用膜下滴灌,土壤表层比较干燥,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由于膜下滴灌用水集中在作物根部地表以下,植株间大面积范围内无地表水分,没有杂草滋生的良好环境,减少了杂草的滋生,也减少了人工除草的强度。这样只要在作物定植后不久除草一次,以后就不用再除草了。

1.5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

膜下滴灌是水直接从渗管的微孔渗出,靠土壤的毛细管作用逐渐扩散湿润土壤,无地面重力水作用,不使土壤板结,通气性能好,抑制土壤盐渍化,从而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

1.6 增产增收

膜下滴灌直接给作物根系供水,供水稳定,土壤升温快,通气性好,水、肥、气、热比较协调,利于作物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利用,调节地温,促使植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作物生长发育好,比沟灌增产50%以上。膜下滴灌系统寿命长, 除控制部分外,其他部件如主管、支管、毛管、渗管均埋在地膜下面,既不占地又不易破损,延长了管件的使用寿命,管材使用期在10年以上。亩造价由300元左右,当年即可收回成本。

2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2.1 膜下滴灌系统的组成

完整的膜下滴灌系统包括水源、输水管、支管、膜下滴灌管和过滤装置、施肥装置、加药装置、排气装置、测压装置等附助装置。目前生产中可采用简易的膜下滴灌系统,只包括水源、输水管、支管和膜下滴灌管等。其中水源可使用自来水、小功率水泵直接为输水管供水;也可以在附近修建水池(水池底部高度在1m以上),水池出水口加一滤网,以水池蓄水,然后为输水管供水。输水管采用塑料管和橡胶管均可,支管用管径为40~70mm的硬质塑料管,膜下滴灌管采用专用的塑料多微孔膜下滴灌管、滴灌带或打孔塑料管。

2.2 膜下滴灌管的安装

埋设膜下滴灌管的关键是确定膜下滴灌管间距。膜下滴灌管的安放在大垄双行中间。为了便于耕作,又能满足一般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可以把膜下滴灌管随扣膜机扣膜时一起安放。

3 膜下滴灌灌水应注意的问题

3.1 在安装到位,保证毛、干支管畅通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膜下滴灌使用的特点。淤堵是膜下滴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包括泥沙堵塞和生物堵塞。

3.2 膜下滴灌田地要采用适度翻耕及免耕技术。由于膜下滴灌管道埋于膜下,深翻时,因地面的高低不平及土壤的虚实不同,易犁断支管,所以尽量注意犁地作业技术。

3.3 膜下滴灌管埋设于膜下,水肥可能流入作物根系达不到的土壤层,造成水肥的浪费。所以,目前膜下滴灌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作物每次灌水量不可太大,否则,不但会造成水分的浪费,而且会使土壤表层湿润,使膜下滴灌的技术优势受到影响。另外膜下滴灌设备使用后要及时收回,以便循环使用。

4 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应用必要性

实验表明,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应用使农户尝到了节水灌溉的甜头,节水膜下滴灌促进了当地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迈进,使种植高产值的蔬菜和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增加,农户迫切要求发展节水灌溉,认为只有走节水灌溉之路才能顺利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作物商品率,才能进入市场,才能实现致富奔小康。

作者简介:付军:(1969- ),男,黑龙江省桦南县人,工程师。

上一篇:简论农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 下一篇:STAAD.PRO在667撬块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