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经济分析

时间:2022-07-01 07:16:09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经济分析

在我国经济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就是20多年里有1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占农村总从业人员的30%左右,使乡镇工业成为我国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9亿人以上,其中有1.2亿人进城务工。面对我国三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必须多样化。

一、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理论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即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在正常状态下,经济总是不断向前发展,表现为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经济质量的持续提高。因而,反映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也总表现为不断地从低层向高层结构的变化。这种过程即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依次由第一产业为重心向第二产业为重心,进而向第三产业为重心演化。

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得出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距所造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人数减少,第二、三产业将会增加。

(二)劳动力转移中的失业分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存在一定的失业问题,在以年龄和经历划定组别时,各组之间的失业率差别很大。摩擦性失业是指在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一方面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是经常发生变化的,由此所引起的劳动力流动中必然有一部分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这就形成了摩擦性失业;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的偏好与能力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或者寻找更加理想的工作,也会形成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从而使劳动力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大小取决于转移和流动成本的高低。劳动力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转移需要成本和时间。转移和流动成本越高,花费的时间越长,结构性失业就越严重。

周期性失业则是超过摩擦性失业以上的失业部分,它发生于产出低于其就业水平的情况下。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失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失业最明显的损失是实际GDP的减少。根据奥肯定律,失业与产出的同期关系中,2个百分点的失业损失4个百分点的产出。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带有经济上的战略意义。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口近1/3。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者的主体。但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和转移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还有超过1.8亿有待转移。2020年之前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需要从农村转移出来。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林牧渔业集约化所需劳动力规模还将进一步下降;而乡镇企业面临的是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使大批劳动力存在着结构性失业;城镇失业规模也有所扩大,周期性、摩擦性失业显著。从吸纳劳动力上看: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到各地城市打工的农民约有8800万人,而城市劳动力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不少城市下岗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因而,采取本地市民就业优先的原则,并采取各种强制性手段限制外来农民工就业。从严格意义上说,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部分和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实际上是属于城市边缘群体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主观方面,农民思想认识的制约性限制。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低,再学习和掌握技术的难度比较大,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文化水平,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掌握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2、客观方面,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乡镇企业管理不够科学,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企业集团缺乏有效竞争力,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第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使得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的剩余,摩擦性失业现象十分严重。

3、外部环境方面,城市乡镇就业形势严峻。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会较大幅度地提高。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大多数城市、乡镇基础功能不配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承载能力不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城市的失业人员形成了竞争,在加大失业率的同时也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难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因素,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然有所放宽,但农民在就业福利、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紧迫性

虽然现在已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服务领域,但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还有3亿多人。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目前,乡镇企业可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趋于下降。从“七五”期间年均925万人,降到1996年的674万人,再降到1997年的400万人。农业与非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仍然有较大的差异性,农业的边际生产率极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

我国要有效地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产业结构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我国的工农业产值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移为7.5:2.5,而城乡人口结构为3.6:6.4。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的工业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并独立于城市化之外进行的,这使得迅速增长着的剩余农业劳动力无法被发展的二、三产业所吸收,也造成了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闲置。因此,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有重大的影响。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改善市场商品供给能力,提高市场有效供给。农村加强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就地解决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同时,加强农村工业的产业升级,使地区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在今后一段时期,第三产业是我国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二)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素质。首先,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知识重在教育,发展重在教育。不仅要确保适龄儿童就学率,也要抓好教育质量,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政府部门应重视有关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政策,加大职业技术培训的投资力度,增加教育的基础设施,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使农村劳动力都具有一技之长;为农民到城市创业、就业创造条件。

(三)除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外,还要加强小城镇建设,能够就地安置部分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能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范围,又能降低农村劳动力因长距离转移而增加的费用。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产业化农业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提高乡镇企业中二、三产业的比重,调整优化企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创新农村新产业。

(四)有效的政府。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劳动部门要提供信息,加强劳动力转移的引导,使无序转移变为有序转移。目前,我国在城市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村成了信息化的边缘地带,人为分割劳动力要素市场的现象明显。加快建立和完善为农民服务的信息网络,提供真实的市场供求信号使劳动力资源的方向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方向更加明确。

上一篇:房地产项目定位研究 下一篇:农业旅游项目策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