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盛唐背景下玉器的发展

时间:2022-07-01 05:18:58

浅谈盛唐背景下玉器的发展

摘 要:唐代由于社会开放、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等各方面的原因,使玉器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玉器,无论器物造型、纹饰内容、雕刻风格,以及玉料品质等方面,都显现出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此期玉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特点的简要分析,进一步对唐代玉器的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唐代;玉器发展;造型;纹饰;工艺;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51-01

唐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拓西域,畅通丝绸之路,从公元618年开始到公元907年,有着289年的历史。其间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太宗李世民为帝后,以文治天下,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后在唐高宗时期,随着国力增强,民族关系的改善,高宗继承太宗的未完之业,继续对周边地区用兵和安抚,把唐朝的疆域扩展到最大,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唐玄宗李隆基雄才伟略,励精图治,创下唐朝历史上最繁荣的“开元盛世”。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唐代玉器一改上古时代以“礼玉”为中心和汉代以“葬玉”为主的传统,横扫魏晋南北朝玉器大衰落的阴霾,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各方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崭新的面貌大放异彩,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格,在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夏、商、周、秦、汉至唐代,玉器已经达到鼎盛时期。不论造型纹饰,还是玉质工艺都是前所未及的。在商代,生产工具、礼器、装饰类玉器较多,如玉刀、玉铲、玉斧、玉璧、玉璜、玉璋、玉琮、玉瑗以及动物型玉器的玉鸟、玉鱼、玉兽等。商代礼玉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玉礼器的特点,具有代表神灵的作用。纹饰大都抽象浮夸,饕餮纹、云雷纹、弦纹、斜方格纹较常见。到了西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之类的礼器大量出现。就工艺而言,西周继承了商代玉器双线勾勒手法的同时,又独创一面坡粗线的琢玉技艺。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以玉璧、玉璜、玉虎、玉环、剑饰为多,其中不乏出现制作精美的组玉佩以及丧葬用玉。主要纹饰有谷纹、卧蚕纹、蟠螭纹、蟠虺纹、连云纹等。由于当时制作工具的改善,技法也更趋于复杂化。秦虽然统一六国,但因存在时间较短,出土玉器寥寥可数,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汉代玉器不但继承战国玉雕之精华,而且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进,并奠定了中国玉器发展的基本格局。汉玉大致可分为礼玉、饰玉、葬玉、陈设玉四个类别,其中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及制作工艺的当属丧葬用玉和陈设玉。1986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号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为葬玉之最。此时期纹饰图案有勾云纹、卧蚕纹、谷纹、蒲纹等。汉代玉器还有一类线条简单粗放,所琢出部位好似一刀刀切削而成,多见于猪、蝉之类,今人称之为“汉八刀”。

以上所述,是唐以前各时期玉器大致特点和发展历程。可见相当一部分做工精美细致,造型纹饰充满神秘色彩。到了唐代,社会开放,国泰民安,玉器一改往日的传统,敢于向优秀外来文化学习借鉴,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由宫廷迈向社会各阶层。这里谨以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几件玉器为例,探讨此时期器物造型、纹饰、工艺等各方面的艺术特色、审美思想以及时代特征。

玉飞天佩。白玉材质,局部有赭色沁。玉佩扁体,整体呈镂空状,两面纹饰相同。形象作一横身女子,面正,高发髻,上身袒露,着长衣,肩披飘带,体态丰腴,手捧花蕾,身下有祥云衬托,好似空中起舞,带给人轻盈飘逸的感觉。此玉佩造型优美,玉质温润。受唐代绘画的影响,脸型较为丰满。衣裙紧贴身上,衣纹清晰,随风飘扬。身下云头部分,两侧外卷,中间部分小而圆润,微微外凸。刀法以镂雕配合粗硬的阴刻线为主,脉络清晰,线条流畅,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在早期,飞天形象多为男性,后期才逐步转变为女性。玉器上的飞天图案始于唐代,后在宋、辽、金、元、明、清一直流行。但是,玉飞天仍以唐时期的最为精美,用料讲究,是后世同类玉器的先导,成为当时玉器发展重要标志。

玉带板饰,带板为白玉制,近似正方形,略厚,四边呈坡状。中部琢一胡人坐于毯上,大眼高鼻,卷发后披,窄衣细袖,项下挂有饰物,腹部圆润微突,左手扶膝,右手举杯,一长帛在脑后飘舞,两端从腋下穿过,屈膝足,身下有毯子铺垫。人物形象真实,栩栩如生。玉带的图案有很多种,因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中又以胡人纹玉带最多见而有名。其雕刻特征是具有透视效果的浅浮雕图案,采取减地浮雕加阴刻线手法。其衣、裤、披巾均被饰以短而细密的阴刻线,疏密有致,线条流畅,迥健有力,画面清晰美观,且具透视感,更显人物的神态和活力。唐代服制增设玉带制度,应是受古于阗国所进贡玉带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玉器制作已不仅限于自身的发展,更加注重对外来文化的汲取,为传统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玉梳背,梳背白玉制,是唐代的实用器物。整体呈宽长的半圆形片状,其纹饰为唐代典型的花卉纹。边框内凸起浅浮雕图案,中部为三枝盛开的花朵,斜阴线刻画出九片花瓣,曲线流畅,棱角分明,花瓣中部打挖出花蕊,表现出凹凸有致的错落感,为唐代特有的雕工。花朵周围有花叶缠绕,叶内边缘布满细短密集的阴刻直线,表示出花叶的脉络,均匀细腻,柔和雅致。整体造型似微凸起的浅浮雕,立体感十足,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玉料温润晶莹,雕工精细,辅以质朴的线条,真实生动。图案完整,花蕾、花叶、花茎一应俱全,充分体现出当时绘画艺术对玉器制作方面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唐代玉器的风格与内容相比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继承历朝历代玉器纹饰的同时,开创了新的造型和美学思想。最能体现这种变化的纹饰大致有花草纹、龙纹、凤纹、胡人纹、云朵纹、卷草纹、莲花纹、锯齿纹等。

云朵纹: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有云纹的出现,直至汉代的云纹图案一般都较抽象化。到了唐代,云纹以写实为主,较多以个体的形式雕琢出来,不再作为玉器纹饰的主体。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上端由三朵花瓣组成,下部衬有“花托”,型似灵芝,构图新颖,极富寓意。另一种是由两个灵芝型云纹相连接,其造型生动活泼,别具一格。

花草纹:

在唐以前,历代玉器上很少有花草纹出现,造型图案多以几何纹、动物纹为主。至唐贞观年间,花草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表现形式为多瓣盛开的花朵,中部有花蕊,周围有叶纹缠绕,多以短阴线刻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细密有序,立体感强。唐代花草纹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境的流露,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龙纹:

唐代玉器上的龙纹形象千姿百态,有行龙、走龙、升龙、降龙、穿云龙等。唐龙纹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各式造型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它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含义,开启了龙纹的新创意、新风格。其造型特点为:龙纹体形细长如蛇身,头前视,眼部突出,狮头鼻,尖耳,龙口大张,上唇长而尖,下唇向上翻卷,四肢三爪,爪型为张开三尖爪,蛇形尾,周边常有云纹衬托,作奔腾状,形象生动,气势恢宏。此类蛇形龙纹是唐代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极具特色,对后世龙纹形象影响颇大,一直延续到清代。

大唐王朝繁荣昌盛,政治稳定,百业兴旺,这为当时玉器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交流的逐渐频繁,外来文化对唐代玉器发展的影响很大,不论在造型还是工艺上都出现了新颖的题材和雕琢技法。此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玉料普遍采用来自新疆的和田玉,玉质晶莹温润,从而使玉器的造型美与材质美巧妙的融为一体。这时的玉器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观赏性,种类多样,工艺精湛,不管是粗狂奔放还是精巧细腻都能够拿捏得当,处理的恰到好处。唐代玉器为几千年封建社会玉器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并为其后玉器成长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生境研究 下一篇:将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