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新课的导入

时间:2022-07-01 04:07:44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新课的导入

新课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次课都面临的挑战,它们实施得如何,将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否,而每次课的导入是在农一切教育教学的前奏,是教学的开端,也就是引子。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的,好的教学导入能够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住,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探究学习的热情,能使他们情绪高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去,这样教学的吸引力、学习的向心力的形成能够使他们在教学中所获、所感、所知。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之前,不仅备好课,更重要的是找到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学习的联系性,挖掘教育的素材内涵,利用好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原则,有效地制定科学导入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教材之本,使他们的想像与思维在课堂中得到拓展与表现,那么怎样进行新课的导入呢?

1复习旧知导入法

复习旧知导入法是一种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授课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性,通过旧知的复习、再现让学生自然、顺当地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利用好知识间的相关性,紧密性,才有可能教好数学,这种导入的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起点上再次飞越,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教学时,先通过这样的导入复习。“3米+4厘米= ;4分米+6分米= ;25 + 15 = 。通过这样的复习之后,学生就总结出“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因为,学生就弄清楚为什么异分母分数要通分的原因。

2创设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特点,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技术,使他们感觉与知觉得到激活,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与求知欲望。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多媒体课件展示,也可以是故事导入,还可以音乐导入等等。例如:在授小数的扩大与缩小的过程中,可以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金箍棒的故事进行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法就是要充分地挖掘潜在的感知材料,使学习材料更具有趣味性,形象性,这样使学习内容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让他们乐观探究,乐于参与教学。

3实验探究导入法

数学的科学性极强,这样某些公式概念通过探究实验才能得到。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喜欢动口、动手,这样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特点与特长,鼓励他们探究新知。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沙子或水在(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与圆柱容器进行试验操作,这时有的学生就发现,圆柱容器中的沙子或水是圆锥容器的三倍,这样就很容易地得出V=13 sh 。

教学中的导入极其重要,它能把学生的注意聚焦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更有兴趣,更有趣味地学习,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学情境的优势,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为生动、形象、活泼的课堂,这样学生就觉得数学中充满科学与趣味,他们也就喜欢数学课堂,这样他们也就在课堂中乐于探究,真正地体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上一篇:幼儿计算教学点滴 下一篇: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