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7-01 03:59:11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一所综合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从入学动机、课程设置、校外导师指导和实践教学、论文撰写等方面来发现和挖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全日制 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8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Take 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NI Jiani

(Graduate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Zhejiang 310027)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for the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cultivation of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such as enrollment motivation, curriculum design, guidance of outside school tutor, practice teaching, thesis writing, etc. Meanwhile,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master of engineering; full-time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同年,国务院学位办了“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①2013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教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为高校如何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提供了参考。②随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旨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③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人数较多的一个类别,其培养现状如何?学生是否认可这种培养方式?为全面深入地把握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课题组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并在问卷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1 调查与样本

课题组针对A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了解该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充分掌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为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课题组发放问卷368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回收率为96.7%。问卷的回收率符合调查的有效范围,可以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课题组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动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导师指导、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信息收集,在对调查数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结果与分析如下:

2.1 入学动机

当问及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原因时,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被迫调剂,18.64%的学生是因为容易录取,主动报考率仅为38.42%(见表1)。同时,仍有23.60%的学生不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而,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等条件录取的情况下,受调查者中,64.20%的研究生表示会选择攻读学术学位。A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现已涉及工程领域26个。近年的年招生量已达1300人,在校人数已达7000人。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普及,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导向,学校的高度重视,全日制工程硕士已逐渐被了解,但要真正转变学生、导师、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认识,得到他们的认同,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宗旨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

2.2 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阶段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在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整体满意度方面,有23.58%的研究生认为不满意,非常满意仅有10.23%(见表2)。对于课程的教学,学生迫切希望改进的,按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及任课教师的安排上。针对教学内容的改进,学生呼声最高。近半数学生认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区别,同一专业两类研究生的很多课程都是同堂上课,很少有区分,无法体现专业学位课程特色,也得不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只有33.43%的研究生反映,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就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而言,调查结果显示,任课教师仍多用个人讲授满堂灌的形式来进行授课,时而穿插以小组作业与汇报、课堂讨论的形式。虽然案例分析和主题讲座也是一种授课形式,但应用较少。实践观摩和模拟实践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表2 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动机调查结果分布

表3 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整体满意度

由此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并未很好地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特色和侧重点,课程教学方面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存在趋同化现象,教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备课不是非常重视。

学生最希望从专业课中学到的知识,从渴求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行业发展动态、前沿科技和知识、深入的专业知识、经典案例分析、一般的研究方法、基础知识、项目报告的撰写及常用专业英语。现实情况则无法满足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学习。

2.3 校外导师指导和实践教学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校内导师的切身指导,也需要从校外导师处学习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导师也更能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给予研究生很好的建议。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06%的研究生接受过校外导师的指导。但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频率还是比较乐观的,41.33%的导师会1个月指导学生1次,只有12%的导师是1年指导1次。在校外导师指导过程中,较多的是对“实践过程”和“项目研究”进行指导,其次是职业规划,对论文撰写指导较少。如何选聘来自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怎样处理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指导关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4 校外导师指导情况调查结果分布

“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事实上,工程硕士研究生对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视,92.07%的学生认为专业实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对在学期间专业实践环节累计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90%的学生实践教学时间在1年以上,6个月至1年的只有13.03%,6个月以下达到75.07%。在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方面,如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对研究生的具体考核指标、学校与联合培养企业在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职责、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各自应发挥的作用等方面都还在摸索阶段,还未形成一整套成熟、完整、具体化的规章制度。

2.4 论文撰写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但事实上国家基金项目却是学生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横向课题也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在学位论文选题学生自主性方面,23.67%的学生选题是由导师决定,70.41%的学生由师生协商确定,由学生自行确定的仅占5.92%(见表5)。而当被问及在完成学位论文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时间不够”占37.92%,“自身能力不足”占38.20%,“课题偏理论”占26.69%,其他还有导师指导不力,科研条件太差等原因。通过这些调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方面仍没有明显的差别,仅靠学校和导师的力量,无法做到“课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④

表5 学位论文选题方式调查结果分布

3 对策与建议

3.1 着力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改变社会固有观念

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避免纸上谈兵而不做具体工作。要通过规章制度细化工程硕士培养的每个环节,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学生、导师积极参与到工程硕士的培养中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使其被社会接受和认可。跳出工学硕士培养的框架,创新工程硕士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3.2 全面修订培养方案,改进课程教学

加强对培养方案的修订,出具更为细化的指导性意见,如应明确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及学分、实践教学形式及时间、校内外导师指导形式、论文选题、学位授予标准等。借培养方案修订之契机,全面改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除基本的英语、政治课外,突出专业课程的工程特色及实用性,采用案例分析、互动研讨、主题讲座等授课形式,尤其鼓励观摩实践、模拟训练等教学方式。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一要紧跟科技前沿,展现最新科学技术;二要与现实工程紧密联系,注重分析经典或热点工程,进行案例剖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四要继续注重基础知识和一般研究方法的教授,巩固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

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由于学校考评压力,一般教师都较注重科学研究和,没有更多时间去联系企业或关注行业发展,更没有时间去企业学习和调研。为了弥补校内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各学院(系)可聘请校外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授课,与校内教师优势互补。当然,若学校可以改变考核标准,使教师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企业学习、调研,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素养,这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益的。

3.3 切实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真正落实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色,必须将其纳入工程硕士的培养环节。工程硕士实践时间可以先规定至少累计需达半年,待各方面条件成熟、规章制度明确后,再延长至一年。实践时间可以累计,也可以集中进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需提供多个实践基地供学生选择,学生参加实践一般在完成课程后进行。保证实践教学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则是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的建设。但随着工程硕士培养数量的增大,需要学校积极创造和提供多种实践条件。实践基地可以采用自建、联建或完全依托企业等方式。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践工程问题,达到双盈的目的。但怎样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人身安全、住宿、实践期间产生的费用等都是问题。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可以为每位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购买保险,在学生实践期间至少配备一名负责老师以配合企业管理学生,同时给予合作企业每生每天一定的补贴,企业需要对实践学生进行严格的生产安全培训,并提供食宿和实践场地。若有条件,政府也可以给为高校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的企业发放补贴,或减免税收,政府、企业、高校形成合力,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3.4 加强校外导师指导,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需体现工程特色,而校内导师往往缺乏该类经验,此时,便需要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包括课程、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及论文选题和撰写等环节。培养单位需制定校外导师的聘用标准,明确校外导师权责及其与校内导师的分工,并向校外导师颁发聘书。校外导师可以是在相关行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企业工程师。校外导师队伍建设中需要注意发挥校外导师的积极性。这一方面离不开企业的重视和政策导向,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学校与合作单位间的深入合作,建立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实质性对接关系,保证校外导师个人兴趣和利益的满足。校外导师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仅可以为工程硕士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帮助高校教师了解技术需求,积累实践经验,可谓一举多得。⑤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可由校内外导师共同确定,应来自于行业或企业的现实问题及应用课题。培养单位应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或项目课题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企业则应将现实工程或生产问题抛向高校,通过校企的有效合作出产品、出成果。当然,在合作前,应对知识产权或产品专利的归属进行约定,签订承诺书,以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在评价论文质量时,还应注重考虑论文的应用性。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的任务。我们应抓住机遇,利用地域优势和现有资源,积极寻求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有效途径,调动政府、企业、校内外导师、培养院系及工程硕士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注释

①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2009.

②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013-03-29.

③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2013-11-4.

④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2010.

⑤ 杨君,刘丹梅,顾玉萍.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6):57-60.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 下一篇:引领农工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