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后早期下腹按摩及冲洗会阴促进产后尿储留恢复的护理观察

时间:2022-07-01 03:24:27

浅谈产后早期下腹按摩及冲洗会阴促进产后尿储留恢复的护理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定时下腹按摩结合会阴冲洗预防产后尿储留的效果。方法:将阴道分娩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对照组执行产后护理常规,观察组从产后30分钟开始,早期定时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并结合1:2000温新洁尔灭溶液冲洗会阴,观察两组产妇产后自解小便的时间及尿储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后自解小便时间早,且无尿储留发生,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1)。结论:产后早期定时下腹按摩结合会阴冲洗可促进产妇及早自解小便,对预防产后尿储留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下腹按摩会阴冲洗产后尿储留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80―01

1 概述

产后

尿储留是指产后6~8小时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产后尿储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初产妇,其所致的膀胱膨胀可严重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也易引起产后泌尿道感染。目前,临床护理对产后尿储留更多集中于发生尿储留时的各种缓解处理措施,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影响了治疗护理工作,是一种被动的护理方式。针对此现状,参考有关资料,对护理方式进行调整,变被动为主动,在产妇分娩后30min起,早期定时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并结合1:2000温新洁尔灭溶液行会阴冲洗,同时对 产妇施以心理护理可促进产妇产后及早自解小便,有效预防产后尿储留的发生,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减少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2 对象与方法

2.1对象。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观察对象,产妇年龄25~32岁,孕周37~42周,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及助产方式上的分布基本相似。

2.2方法

2.2.1 对照组。产妇分娩后执行产后护理常规,不施加任何其他护理措施,观察记录自解小便的时间及尿储留发生的情况。

2.2.2观察组。产妇分娩后除执行产后护理常规外,加用如下护理措施: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从产后30min起行 下腹膀胱区及宫底按摩,每日隔30min一次,每次8~10min.。嘱产妇平卧、双下肢伸直,操作者站在产妇的右侧,两手五指并拢,右手横放在产妇耻骨联合上膀胱区,左手小指侧抵住宫底,两手按住相应部位的腹壁,同时协同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膀胱区及宫底,按摩幅度要适中,力度由轻到重逐渐增加,以产妇能耐受为宜;2会阴冲洗。从产后1h开始,用1:2000温新洁尔灭溶液(温度40~45摄氏度)冲洗会阴,细水流持续缓冲会阴及尿道口周围,每次5~8min,。每隔1h1次,每次操作完毕用无菌干棉球将会阴擦干;3心理护理。在进行下腹按摩及会阴冲洗操作过程中对产妇辅以心理护理,向产妇说明产后尿2储留发生的有关因素,说明产后及早自解小便的重要性,并解释下腹按摩及会阴冲洗对对促进产妇及早自解小便、预防尿储留的作用原理,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产妇的配合。鼓励产妇多饮水,克服会伤口疼痛,及早下床排尿。每次下腹按摩及会阴冲洗完毕,询问产妇有无尿意,鼓励协助产妇自解小便,并记录排尿时间,产妇自解小便后停止按摩及冲洗,执行产后护理常规。

2.3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3 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

两组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产后自解小便时间较早,无尿储留发生,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意义(p小于0.01)。说明产后早期定时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结合会阴冲洗可促进产妇产后及早自解小便,有效预防产后尿储留的发生。

4 讨论

4.1产后尿储留的相关病因。分娩过程中,凡能引起膀胱、尿道解剖位置改变或损伤膀胱、尿道组织以及支配排尿的神经纤维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尿储留。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对膀胱特别是膀胱三角区的压迫,造成粘膜充血、水肿,肌张力减低,从而影响膀胱压力感受器的冲动,中断了向大脑排尿中枢的传导作用;胎先露长时间压迫产妇盆底神经,造成神经麻痹,影响其传导功能,不能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及括约肌舒张而影响排尿;产后 由于腹壁松弛,膀胱容量增加而肌张力差,腹压下降,膀胱壁上的牵张感受器的功能受到抑制,不能及时发出排尿冲动;由于产伤或会阴侧切,造成会阴伤口局部疼痛,使尿道外括约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使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尿储留。另外,有会阴撕裂伤或会阴侧切伤口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或惧怕伤口感染而不敢排尿,或不习惯床上排尿,由于产妇思想过于紧张,抑制了副交感神经,使排尿反射弧受到影响,膀胱逼尿肌松弛无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高,导致排尿困难,引起尿储留。

4.2下腹按摩及会阴冲洗配合心理护理促进产妇及早排尿、预防尿储留。下腹按摩膀胱区,可改善和促进膀胱血液循环,减轻粘膜充血和水肿,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升高,使牵张感受器的功能恢复,从而建立恢复正常的排尿反射过程。用1:2000温新洁尔灭溶液冲洗会阴及尿道口周围,主要是利用温热作用原理,因为温热有加速致疼物质吸收,解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使会疼痛减轻的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使尿液顺利排出,另外,温热水流还可刺激会,引起反射性排尿反应。新洁尔灭作为消毒剂,用于会阴冲洗还可起到清洁消毒会阴、防止会伤口感染的作用。配合心理护理,可解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缓解了因过度紧张而致的副交感神经抑制状态,减轻了对排尿反射弧的影响。通过心理护理,可增强产妇对疼痛与不适的耐受力,积极配合护理操作,有利于及早自解小便,防止尿储留。

4.3产后早期定时按摩下腹及会阴冲洗的作用特点。产后早期实施、定时进行,可下行成一个连续的刺激、诱导和促进排尿的作用链条。在未发生尿储留的产后早期实施,可使护理作用及早产生,通过定时进行,使护理作用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从而也更具有有效性。在按摩及冲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符合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通过观察所见,对观察组中的 产妇行产后早期定时按摩及冲洗,无一例尿储留发生,而对照组未接受此护理方式,有9例尿储留发生,可见产后早期定时按摩下腹及会阴冲洗是一种主动、有效的预防尿储留发生的护理措施。

4.4优点及注意事项。下腹按摩及会阴冲洗的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无需特殊设备,见效快、无痛苦、无副作用,产妇易于接受。下腹按摩方法简便,可辅导产妇与家人之间感情的交流,使产妇感受到亲人的关爱,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早解小便。按摩与冲洗要遵从早期、定时的原则,按时间安排进行,,按摩时部位要正确,力度要适中,以产妇能耐受为宜。膀胱胀满时禁止按摩,以防膀胱破裂或膀胱内尿液逆流。会阴冲洗时,溶液的温度掌握在40~45摄氏度为宜,过冷会刺激会,加重尿道括约肌痉挛,加重排尿困难,过热易造成会烫伤。心理护理时,要对产妇热情诚恳,耐心体贴,操作中询问产妇有无不适,并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则停止操作,进行相关的处理。每次操作完毕询问产妇有无尿意,鼓励并协助产妇下床解小便。

参考文献:

妇产科护理学 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艳,主管护师 。

上一篇:甲氨蝶呤联合缩宫灵治疗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2... 下一篇:广西宜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