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01 01:38:50

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它代表了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对审计理论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但作为一种新生的、技术要求较高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缺乏强有力的理论基础的支持,在实际运用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及研究。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另一方面,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详细审计变得不现实。在不断的实践和运用中,审计师发现具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有力保障,根据内部控制评审结果来确定抽样的重点和范围,大大提高了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在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险导向审计被我国引入并逐渐发展完善。

审计风险伴随着审计而产生,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但是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审计师主要关注内部控制系统即控制风险,强调内部控制与审计测试之间的关系,往往忽视了其他风险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每个审计项目都有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根据当前执法环境和法律背景的变化以及审计质量现状,各种审计工作都必须面对审计风险,故必须增强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我国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没有信用指标,很难判断企业的诚信。由于数据积累不足和信用指标的缺乏,影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施。收集如此庞大的信息,建立强大的信息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特别是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是不太现实的,他们出于成本效益的原则考虑,加之利益驱使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建立满足风险导向审计要求的数据库,或者建立的数据库远没有到达审计所需要求。

(二)注册会计师综合素质存在差距,缺少复合型人才

在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最大的制约就是缺乏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由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风险评估程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当是复合型人才,具备相应的行业和管理知识。但是在最近几年,注册会计师因受职业道德环境、利益驱动、审计市场无序竞争等影响而违背职业道德的案例屡见不鲜。受传统道德和利益追求本性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在利益诱惑面前,容易丧失自己的原则性和应当具有的职业道德,因此也可能不具备审计人员所要具备的“客观、公正”的精神。因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占领市场、追逐经济利益往往会采用低价竞争、私下交易、讨好顾客等不公平的手段,丧失审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

(三)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配套的法律环境尚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具体的执行措施,不具有可操作性。我国出台的《注册会计师》、《证券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审计人员的执业,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有关的民事赔偿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违法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较小。如果法律风险低,对注册会计师失去了应有的约束作用,则注册会计师就会对审计风险不够重视,审计质量也将会受到较大的风险,最终也偏离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本意。其中有些规定缺乏专业判断标准,有些法律用语没有具体的标准,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作为规范审计行为的重要技术标准,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而且我国对违反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所追究的行政责任居多。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风险相当小,不利于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

二、完善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功能强大的网络信息数据库

由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战略,比如需要知道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状况,主要竞争对手,自身的战略及实现战略的可能性,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功能强大的网络数据库,收集各个行业的资料,以此建立客户档案,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以及有关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满足会计师事务所有效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行业风险的需求。

(二)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执业道德水平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熟悉企业战略目标,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因此,我国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在相关的会计资格考试和后续教育中加大职业道德的内容,建立完善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体系,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宣传机制、学习机制、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认真学习、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注册会计师盲目追求利益而丧失职业道德的发生。

(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

构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齐头并进的审计局面,应进一步加强审计法规体系的建设。首先,应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加大对审计失败的惩治力度,提高审计失败的成本,从而提供审计行业的风险意识。其次,完善审计结果的公开制度,扩大信息披露范围,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把审计监督、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社会审计行业自律管理体制,使审计法律体系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最后,需要完善诉讼制度,允许集体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的形式,这样可以通过单个这分摊费用的减少,降低个体的诉讼成本,从而提高诉讼者个体的诉讼收益,同时要简化诉讼程序、取消较多的诉讼前置程序,降低社会公众的门槛。

参考文献:

[1]赵晓波.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应用[J].财会通讯.2010.

[2]徐明亮.我国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金融与投资.2010.

上一篇:浅谈中国―东盟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