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教学法在《发酵工程》教学中的实践

时间:2022-06-30 08:52:39

TBL教学法在《发酵工程》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团队合作的作用显得越来越为重要。面对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能力缺乏这一普遍现象,在发酵工程专业课教学中运用了基于团队合作的TBL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搭建沟通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TBL 任务型团队 合作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45-02

一、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发展态势。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表明,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仅凭个人的能力已经很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提倡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团队优势,团结一致,克难攻坚。但社会对于个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仅需要知识类人才,更需要具有较好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将团队合作能力列为重要的考量指标。然而,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溺爱和娇宠中长大,这使得他们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薄,喜欢我行我素,缺乏团队精神,在个人与集体之间不能很好的权衡。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阻碍,使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为了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提升社会竞争力,使其将来能担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必须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TBL教学模式的含义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最早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大学教育学家米歇尔林(Michaelsen)等学者提出并于2002年正式命名[1],是在借鉴了PBL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TBL教学模式以小组内、组间讨论为学习方式,以设定好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2]它以团队教育为核心,核心的理念是互动和合作,将一个大班分成若干小团队,团队中的学习者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既相互合作又积极发挥每个成员的独立性、自主性、积极性,最终高效地达到学习和教学目的。T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调动团队成员所有的资源和才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获得提高。TBL教学法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被广泛接受和采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3],在我国正处于初步应用阶段。

三、TBL教学法在《发酵工程》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团队合作意识欠缺。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还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合作。在《发酵工程》教学中,将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利用团队资源将自主学习的TBL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具体步骤如下:

(一)明确目标,提出要求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平台课程之一的“发酵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验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多数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思维呆板,理论与实践缺乏融会贯通。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第四章“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理论知识难度不大,而且学生自大一起就开始接受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实验室经历,对无菌技术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因此,笔者将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无菌技术在实验室和生活中的应用,自主学习后进行课堂展示。这种以目标为导向,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增长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科学分组,落实任务

团队组成形式有多种,可以是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完全由教师来决定,或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分组。前二种组合形式均存在明显的弊端,如果让学生自由组合可能会出现各小组人数分配不均的现象。而如果完全由教师来决定,又很难将学生的个性、专业知识水平、课堂表现力、组织协调能力全面考虑到位,毕竟教师仅仅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认识得更为清楚。因此,作者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给予适度意见后将全班学生分为8组,每组5-6名学生,以确保团队中成员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等趋向均衡。团队成立后通过民主讨论确定各个小组组长一名。

布置每个小组的任务时,利用换位思考进行教学设计活动。1-4小组讲述第四章中指定的各小节内容,5-8组与1-4组一一对应,分别对其中一个小组的课堂展示给予即兴补充。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对各组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第5-8组事先并不知晓1-4组究竟会如何讲解指定的内容,这就要求其必须在换位思考的前提下,对书中的内容更加熟悉,并且补充时尽可能突出自己的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延伸的特色。这种教学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还大大扩大了学生课内交流范围,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合作学习,达到目标

各组获得不同任务后,组长根据组员知识水平和特点,对本组的任务进行分解,合理分工,确定个人目标,保证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组员在课上及课下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逐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课堂展示做好准备。

团队成员互助互学的过程中,自觉遵守团队合作规则,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注重交流,既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也要协助小组其他成员,相互依赖,取长补短,全力以赴,形成一支高效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成果汇报,教师补充

以一组讲解一组补充的方式完成各小组的课堂展示环节之后,由教师对各组的讲解及补充情况进行点评,以鼓励式点评为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根据自身的科研经验强调实验室中常见的错误的无菌操作情况,同时通过课上习题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五)全员评价,团体激励

成果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及所有学生根据小组PPT制作的精美性,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实用性,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补充知识的到位性及创新性等方面对所有小组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实行以团队为单位的集体奖励,提倡团队之间竞争。从1-4组和5-8组分别评选出汇报及补充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优秀团队与差劲团队的差别,并意识到:“人在一起不叫团队,心在一起才叫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善的团队”。通过合理的评价实现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教学目标。

四、总结

实践证明,基于团队合作的TBL教学模式是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发酵工程》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其探索性学习、创新性实践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此次活动中获奖的两个小组与笔者一起参加首届浙江理工大学“微课比赛”,荣获二等奖。为了使TBL教学法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广大教育工作者仍需对这种教学形式作更深一层的尝试和研究。1.任务设计得当:任务设计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任务的难度需适中,具有探究、讨论的价值。2.动态分组:在布置不同教学任务时,要定期重新组队,有利于团队补充新鲜的血液,增加组员之间思维碰撞的机会,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3.教师角色转换:教师不但要做好“导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良性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方法,不仅给予学生理论的指引,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沟通和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际的团队中去感悟。

[ 注 释 ]

[1] 郭儒雅,狄亮,贾光.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法在职业卫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5):723-725.

[2] 谢杏利,邹兵.TBL教学法在《临床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23):2443-2445.

[3] 徐金梅,费素定,刘桂娟,卢惠娟.TBL与LBL模式在高职《急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3(24):65-68.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分析 下一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