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04 03:20:01

新形势下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分析

[摘 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而学风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以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风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共设计33个问题,涉及学习态度、纪律状况、学习方法、专业认识等多个方面。调查发现,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学风表现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专业意识,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且学风有随年级升高而变差的趋势。

[关键词]农科院校 学生学风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B8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13-02

学风是指学生在校获取知识和接受教育方面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目的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1]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代表着学校的校风,反映着学校的教风,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2]学风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其优劣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绩效,乃至走向社会以后的成长和进步,还关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认可度和学校的声誉,所以,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省2012年正式启动“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青岛农业大学被确定为第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以培养服务于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特色名校建设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农学类大学生当前的学风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课题组对青岛农业大学农学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全样本问卷调查,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能客观地了解当前农业类大学生的学风情况,以为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2013年5月,课题组对所选取的青岛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2011级和2012级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233人。其中2011级76人,2012级157人,男生124人,女生109人;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附加师生座谈会、班会和典型个体谈话。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习态度、纪律状况、学习方法、专业认识等多个方面,共33个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233份,回收233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学校学风的认可度分析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认为目前学校学风很好的学生为148人,占总人数的63.5%,其中2011级36人(占2011级参与调查总人数的47.4%,下同),2012级112人(71.3%);认为学风较好的学生有73人,占总人数的31.3%,其中2011级41人(53.9%),2012级32人(20.4%);认为学风一般的学生有16人,占总人数的6.9%,其中2011级2人(2.6%),2012级14人(8.9%)。另2012级有1人认为学风很差,占2012级参与调查总人数的0.6%。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94.8%)对目前学校的学风比较认可。

(二)对班级学风的认可度分析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认为自己所在班级学风很好的学生为94人,占总人数的40.3%,其中2011级32人(42.1%),2012级62人(39.5%);认为学风较好的学生为86人,占总人数的33.0%,其中2011级16人(21.0%),2012级70人(44.6%);认为学风一般的学生为54人,占总人数的23.2%,其中2011级31人(40.8%),2012级23人(14.6%)。另2011级有1人、2012级有3人认为学风较差或很差,分别占本年级调查总人数的1.3%和1.9%。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大多数学生(73.3%)对班级的学风比较认可,但仍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一般或较差,说明班级学风存在一定问题。缺乏学习动力、厌学和为考试而学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占到总调查人数的78.5%。

(三)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分析

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超过7小时的学生仅有3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其中女生25人,占女生总数的22.9%,男生10人,占男生总数的8.1%。约有19.7%(46人)的学生认为自己每天几乎没有时间学习。调查发现,占用学生时间最多的工作被认为是社团、学生会和分团委工作,占总人数的62.7%(146人);另外有10.7%(25人)的学生将时间用于上网聊天或打游戏,其中2011级15.2%,2012级8.2%。结果说明,社团、学生会和分团委工作占据了学生的主要业余时间,女生平均用于学习的时间高于男生的,2011级喜欢上网聊天或打游戏的学生多于2012级的学生。

(四)大学目标定位与专业满意度分析

2011级94.9%(男生93%,女生97.2%)和2012级86.8%(男生86.4%,女生87.2%)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的目标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长,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准备;2012级有10.7%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的目标是为今后的深造做准备,而2011级选择该项的学生仅为3.8%,表现出学生的深造意愿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2012级对所学专业很满意的学生比例为45.9%,满意的为32.7%,有17.6%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或不感兴趣,而2011级选择这3个选项的学生比例分别为70.9%、26.6%和2.5%,表现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对专业的满意度都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的趋势。

(五)学习动力及影响学习的因素

2011级有48.1%的学生认为学习最大的动力是毕业时找份好工作,其中男生41.9%,女生55.6%;2012级学生选择该项的比例为15.1%,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5%和28.2%,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强,且女生表现尤为明显。约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影响学习的决定因素是个人兴趣(2011级49.4%,2012级62.3%),但学习氛围(2011级27.8%,2012级13.8%)和教师授课方式(2011级11.4%,2012级17.0%)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从2011级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发现教学设施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较大,达到了总调查人数的12.7%。

(六)对待学习的态度分析

从迟到旷课情况、预习复习和作业、自习、考试准备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态度方面的问卷调查,发现:2011级有36.7%的学生认为迟到、旷课和早退现象严重或普遍存在,这一比例在2012级为23.8%;2011级有36.7%的学生能够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2012级为23.3%,大多数学生为经常或有时预习复习,但2011级有13.9%的学生从不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约有40%的学生(2011级40.5%,2012级39.6%)在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复习,20%-30%(2011级29.1%,2012级20.8%)的学生直到考试周才开始复习。

(七)最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和改善学风的措施

2011级学生认为“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看杂志、看手机、聊天和吃东西”和“考试作弊”是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分别占到了58.2%和32.9%;2012级学生认为“作业抄袭”、“旷课、迟到、早退”和“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看杂志、看手机、聊天和吃东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比例分别为20.8%、32.7%和27.7%。对于改善学风的措施各年级学生的看法比较一致,均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上课水平”(2011级86.1%,2012级49.1%)、“加强学生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勤”(2011级45.6%,2012级40.1%)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2011级45.6%,2012级61.6%)很重要。因此,改善学风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三、结论

从调查分析的总情况来看,现阶段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学风表现出了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专业意识,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且学风有随年级升高而变差的趋势。说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志趣、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对于改善学风非常重要。

[ 注 释 ]

[1] 谭洪波,张凯斌.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3):305-309.

[2] 高艳.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北京教育,2012(Z1):37-39.

上一篇: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下一篇:TBL教学法在《发酵工程》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