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刚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06:56:14

T型刚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T型刚构桥的重点技术探讨

1.1篮施工

挂篮的白勺应合理设计,便于操作。为保障施工安全,挂篮在安装完毕后要对其进行荷载试验,通过试验可以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保障其结构安全性,同时为悬浇段立模标高提供依据。另外,挂篮施工中后锚固点的位置选择以及行走方式也应当重点控制,尤其是对锚固点的选择应做到充分的验算,否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桥体裂缝。

1.2保障平衡施工技术

施工中挂篮应对称的向前移动,浇筑混凝土时,两段混凝土尽量同时浇筑以保持其平衡性,不平衡的重量始终不能超过一个梁段底板混凝土重量的一半。另外,钢筋、水泥等施工材料可堆放于0#块上,以抵消产生的不平衡之力。

1.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施工裂缝是桥梁工程中极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贯穿裂缝,一旦出现会到桥梁的结构产生严重影响,且要想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将改善混凝土性能,加强后期养护,防止表面干缩,预防出现贯穿性裂缝作为混凝土浇筑时的重点技术加以控制。首先,为降低浇筑时的温度,在混凝土骨料级配方面,宜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来掺混合料,并且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的措施,从而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其次,在搅拌混凝土时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浇筑时的温度,或者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里埋设水管,直接通入适当冷水降温。混凝土养护期间如白天和夜间温差较大,要进行表面保温措施,避免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并严格执行混凝土要求的拆模时间,以保障其强度。

2施工中的技术控制内容

2.1施工中的监测控制

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T型刚构桥的主跨结构截面应力分布和挠度变化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特别是确保刚构桥的顺利合拢,以及合拢后桥面的线形良好,结构受力合理,通常合拢段两悬臂挠度差值不大于2cm,轴线偏差不大于1.5cm。因此,施工过程中对主跨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根据检测的数据及时调整下一梁段的抛高值。

2.2预应力管道位置控制

首先,按照设计的坐标和管道曲线要素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布置,管道多采用“井”字型钢筋进行定位,间距控制在80~100cm之间,应对管道的曲线部位进行加密定位,并对曲线要素点加密固定,以保证管道曲线圆顺,固定牢靠。管道的接头处要保证严密不漏浆,以免堵塞管道。管道设置时有竖弯、平弯的地方要重点控制。尤其是在中跨合拢段底板钢束张拉时,会产生较大的竖向力,容易造成合拢段底板混凝土崩裂,因此要注意加强合拢段底板钢束上下层钢筋的连接,连接钢筋应固定在最外层钢筋上。同时,也可以在设计阶段向设计人员提议,将其设计为封闭式钢筋,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崩裂。

2.3高标号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T型刚构桥通常采用C50高标号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泵送浇筑时,如墩高或输送距离过远,宜选用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以保证输送顺畅,同时为了避免塌落度过大对于强度产生影响,应在材料上予以控制。混凝土级配碎石宜选用级配较好且坚硬的玄武岩,砂子宜选用江砂,以中、粗江砂为适宜,因江砂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配灰粉,配灰粉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又可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浇筑时可添加早强、缓凝型的减水剂,并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特别是钢筋密度大或不易振捣的部位,如腹板的底部,合理振捣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没有蜂窝、麻面情况出现。

3结语

T型刚构桥是现代建筑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类型。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工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T型刚构桥会有越来越高的质量和功能要求,相信在今后它也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周刚单位:重庆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探析桥梁工程的相关监理事项 下一篇:探析桥梁工程中钻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