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业成本法在物供企业应用的现实思考

时间:2022-06-30 04:32:01

对作业成本法在物供企业应用的现实思考

摘要:作业成本法又叫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在业界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后,至今完全采用的企业屈指可数。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物供业;应用现状;应用模式;推广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 A

Applying ABC to Goods & materials supplying enterprises

Zhai Chunfeng Zhao Lei

(Shijiazhuang Univercity of Economics)

Abstract: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is one advanced cost calculation. It means considering all of a company's activities, and distributing the costs of each of services to individual products. Its advantages are obvious to all, but few enterprises fully adopted such method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1990. This paper studie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goods & materials supplying enterprises, aiming to transform enterprises’ management thinking totally so a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Activity-based costing; Goods & materials supplying enterprises;Application mode;Promotion measures

一、作业成本法在物供业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高新技术迅速发展,间接费用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顾客类型日益复杂,产品需求类型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企业需要对此做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于是一些先进的物资制造及供应企业开始努力尝试作业成本核算法。有的企业还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采用了“柔性生产系统”,生产灵活、反应迅速,从产品设计到制造,从材料配给、仓储到产品发运等,均实现了自动化,取代了传统大批量的生产系统。但是真正推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仍然不多,以19851999年关于企业理财先进经验531个报道为例,从中剔除关于地区行业或非盈利组织报道的样本134个,得到有效样本397个。在这397个样本中,各种成本管理方法运用样本有189个。从统计结果看,目标成本方法是企业运用最多的方法,占85.19%,实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只占3.17%。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该方法的应用的确不够广泛。

二、作业成本法在物供业的应用模式

在作业成本法下,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消耗资源,从而导致成本费用发生,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是成本管理的重点。作业成本要确认成本费用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业发生的成本费用,然后以最终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追踪到最终产品中去,也就是说作业成本法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量化,是成本动因,它是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为一体的,并且对某些非财务变量进行了强调。

其具体操作可分为以下三步:

1.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

每个作业中心都是生产程序的一部分,每项作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的产出转移到下一个作业,直到产品最终提供给顾客为止。根据物资管理系统的实际工艺流程情况可划分出合同计划作业,订货作业,检测作业,搬运作业和储存作业等5项主要作业。前四项作业的制造成本主要是人工费用,而储存作业主要是人工费用和折旧费用。

2.将归集的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

成本库按作业中心设置,每个成本库代表的是一项作业的资源耗用量,是构成成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在物资管理系统作业成本法的实际操作中对成本动因的选择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成本动因的可知性,也就是获得成本动因资料的难易程度和相关成本的高低。

根据合同计划作业、订货作业、检测作业、搬运作业和储存作业等5项主要作业对物资管理系统成本动因可做如下选择:

(1)合同计划作业:该作业的成本费用主要表现为人工费用,因此可选择工作时日为核算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2)订货作业:从进货费用的构成来看,此项作业主要与订货批次有关,因此选择订货批次作为其成本动因。

(3)检测作业:该作业的成本费用以人工费用为主,可选择检测小时作为成本动因。

(4)搬运作业:该作业的成本费用是以重量为依据的,因此可选择重量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5)储存作业:该作业的制造成本主要表现为折旧费和人工费用,这主要与材料在该作业过程中等待的时间有关。因此可选择实际储存天数作为其成本动因。

3.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相应的材料中

根据所选择的成本动因而计算出的分配率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费用分配到相应的材料中去,然后根据各材料的购置成本和其分配到的制造成本计算出实际成本,下面选择2006年5月份该物资供应企业发出的几项材料为例计算并列出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下分配制造成本的差别(见表1):

三、在物供业大力推广作业成本法的措施

1.明确目标

作业成本法的目的就是能产生更精确的成本信息,所有的作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牢记这一特殊目的。该目标能重新设计或改进生产过程,影响产品设计决定,使产品组合更合理,或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通过预先定义的目的,系统将确定生产线经理或部门,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决定被认为是改变信息的结果。

2.成立高级管委会

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一样,作业项目的实施也不能缺少高级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一个由各职能部门的主管所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能使这些支持制度化,每月定期开会讨论项目过程,提出如何改进模式的建议。除了会计人员之外,该部门还应包括生产、市场、工程和系统方面的人员。这样,成本动因组织的专家们能够合并于模式的设计和每一组织人员在他们的部门和组织内对项目进行支持。

3.设计相应的作业成本模式

有时,即使目标明确,又有管理层的支持和帮助,项目小组也会在具体细节上迷失方向。一个既复杂又难以维护的作业成本法系统,对管理人员来说会难以理解和操作。因此,该模式的设计应像任何其他设计和工程项目一样,持续适当的权衡会使系统的基本功能以最小的附加成本完成任务。

4.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

作业成本法对基础数据的要求很高,而且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较复杂,为确保高效、准确,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自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然,企业可自行开发,亦可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开发。

5.赢得个人和部门的支持

虽然作业成本法比原有成本计算法产生更精确的成本信息,更能指导生产经营,但并非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欢迎技术上的革新。个人和部门的抵制是因为害怕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会暴露出无利润的产品、无利润的顾客、无效率的作业和工序、大量无用的生产能力。因此赢得下属的广泛支持将是作业成本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6.切忌“一刀切”推广应用

虽然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我国的企业发展已走上了一定的规模,无论从产品数量、质量,还是技术含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就总体而言,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大批量、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这些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环境远未成熟,如果一味推广,必然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因此,作业成本法还只能在一些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实行多元化经营的管理先进的企业推广。

总之,作业成本法作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它的成熟应用必将经历漫长的过程。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平心.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探讨[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l:20-21.

[2]王广宇.作业成本管理:内部改进与价值评估的企业方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46.

[3]林钢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2001,l:13-14.

[4]胡玉明.作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J].当代财经,1994,8:18-19.

[5]雷雯雯,陈玉洁.快刀砍成本:成本改进68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0-30.

上一篇:我国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