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时间:2022-06-30 02:28:41

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脚步越走越快,信息技术知识的淘汰越来越快,现在在信息技术课上教给学生的东西很快就会被遗忘被淘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教学;信息素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和科学技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高度信息化,这就需要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人,不仅应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创造信息、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是要求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素养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把握着时代的脉搏”。中国面对21世纪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认识到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实质就是教育的竞争,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大批具有竞争力,创造力的各种人才。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能向学习者提供在当时当地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或者无法听到和听清的各种音响。可以使教育、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大大扩大教育、教学的功能。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的优异功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是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营造学生信息素养环境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兴旺发达的后备军,如何让他们更快地与世界接轨、与未来同步,教育是关健。教师的信息素养更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一节内容时,不能泛泛而谈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种类,而应把病毒发作时所表现出的特征对学生有所展示,这当然可以通过找一些图像资料或做课件展示病毒发作时的情景及其危害,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感性认识。

1、加强内功修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是一所学校的信息技术领头人,信息技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教学的能力如何,将影响到这所学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水平。同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也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教师学习了Authorware、PowerPoint、ForntPage等工具后,可以把自己将要教学的内容做成演讲稿或设计成网页,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

2、通过制作个人主页,与学生交流做网页的体会、技巧。将个人主页设计成为师生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留言本或聊天室里与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与讨论,实现网上同步、异步辅导和网上答疑。

3、应用市面上现有的学习资源,如“开天辟地”、“电脑学校”等软件辅助教学。

4、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学习网站,如使用百度/根据自已的需要查找学习资料,洪恩在线——开天辟地学电脑/等。现在每一本教材里都有相应的网址,要求同学们上网查询,让学生利用Internet资源自主学习,主动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分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5、从网上课件库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页和素材,建立具有该课特色的资源库,既便于教师备课,也方便学生学习,营造一种信息氛围。

因此,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如使用软件和Internet资源来备课,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并根据教学需要应用于教学任务。二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素养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二、自主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培养用信息手段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还没离开学校,所学的东西就可能被淘汰,今天所教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终身受用是不可能的,各种软件应用都会被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新功能、新操作系统所代替,编程语言也是不断地在演变和改进,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些都不是信息技术课最重要的内容。有专家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核心是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工具实践,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人一生的信息素养品质。

1、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信息

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到自己动手去探索、收集、总结相关的知识,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2、采用主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创设实践条件,让学习者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教师从完全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知识传授者、指导者、设计者的多维角色发展,同时给予学习者以发表自己意见和成果的机会,让其充分展示自己。所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结构关系要素的转换:老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探究者;教材由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资源之一;电脑媒体变为展示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上一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检测技术分析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化学解题方法的指导与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