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绿肥压青提升水稻产量试验研究

时间:2022-06-30 01:33:23

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绿肥压青提升水稻产量试验研究

摘要 进行绿肥压青提升水稻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翻压盛花葫豆青作肥料能够有效地协调水稻从土壤中平衡吸收养分,构建水稻群体和个体的协调发展,从而奠定增产的基础。紫云英压青增产率虽然较葫豆青压青降低4.4个百分点,但其化肥施用量较葫豆青压青减少幅度大,说明稻田翻压紫云英作肥料的效用明显高于翻压葫豆青。由于油菜生长期间残落的枯枝落叶和根茬数量较多,翻耕入田的腐熟较快,故而能够在施入较少化肥的情况下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之需,从而获取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水稻;绿肥;产量;重庆;綦江区;2012年

中图分类号 S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18-0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加大,农家肥目前已基本退出粮油生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土壤中养分比例严重失调,酸化现象日益严重,土地生产能力大幅下降[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逐步恢复土地生产能力,减少化肥污染,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特进行绿肥压青提升水稻产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正坝合作社某农户承包的连续相邻的3块梯田内进行,试验地位于东经106°30′16″,北纬29°06′16″,海拔300 m,试验地土壤为三迭系沙溪庙组发育的浅紫泥田,基础地力为有机质26.1‰,全氮1.5 g/kg,碱解氮130 mg/kg,全磷0.5 g/kg,有效磷4.1 mg/kg,全钾19.3 g/kg,速效钾55 mg/kg,缓效钾0.3 g/kg,pH值5.1,3块试验地面积各为667 m2左右。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葫豆青压青,4月1日犁田时按7.5 t/hm2的标准翻压盛花末期葫豆青,4月20日栽秧时施复合肥375 kg/hm2和碳铵300 kg/hm2作耙面肥,其余生育时段均未再施肥;处理2:紫云英压青,4月1日犁田时按7.5 t/hm2的标准翻压盛花期紫云英,4月20日栽秧,5月20日施尿素75 kg/hm2,其余生育时段均未再施肥;处理3:前作油菜,5月20日犁田时,施尿素75 kg/hm2,栽后即撒施复合肥150 kg/hm2,其余生育时段均未再施肥。CK:单施化肥,前作为空闲地。4月1日栽秧。栽时施复合肥375 kg/hm2和碳铵300 kg/hm2作耙面肥,其余生育时段未再施肥。具体氮磷钾的折纯量见表1。

1.3 试验方法

栽插规格行距36 cm,窝距23 cm,栽秧苗12万窝/hm2,窝插2粒谷。全生育期除进行1次以防治飞虱为主的病虫防治以外,未再进行过其他栽培管理[2-3]。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采用5点取样法对各田块(处理)进行穗粒法测产调查,其穗粒结构和产量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以处理1的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2、3,CK产量最低,处理1、2、3的水稻产量均比CK增产4成左右。

2.2 土壤氮磷钾养分平衡情况

2.2.1 试验前含量。试验开始前(种植绿肥以前)20 cm耕层土壤的氮磷钾含量:

土壤总重量=1 0000 m2×0.2 m×1.12 t/m3(土壤容重)=2 240 t/hm2

全氮(N)=2 240 t/hm2×1.5 kg/t=3 360 kg/hm2

全磷(P2O5)=2 240 t/hm2×0.5 kg/t=1 120 kg/hm2

全钾(K2O)=2 240 t/hm2×19.38 kg/t=43 411.2 kg/hm2

2.2.2 试验期间施入量。试验期间施入氮磷钾数量如表3所示。

2.2.3 试验带走氮磷钾数量。试验带走的氮磷钾数量如表4所示。

2.2.4 试验结束后土壤中尚存氮磷钾。假定施入肥料完全被作物吸收或被土壤固定,则尚存于土壤中的氮磷钾数量见表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稻田翻压盛花葫豆青作肥料能够有效地协调水稻从土壤中平衡吸收养分,构建水稻群体和个体的协调发展,从而奠定增产的基础[4]。紫云英压青增产率虽然较葫豆青压青降低4.4个百分点,但其化肥施用量较葫豆青压青减少幅度大,说明稻田翻压紫云英作肥料的效用明显高于翻压葫豆青。由于油菜生长期间残落的枯枝落叶和根茬数量较多,翻耕入田的腐熟较快,故而能够在施入较少化肥的情况下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之需,从而获取较高的产量[5-6]。

该试验作为一种田间生产性试验,仅仅反映出了应用绿肥压青对增加水稻产量的积极作用,但对绿肥压青数量、压青时间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等方面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4 参考文献

[1] 周兴,聂军,廖育林,等.绿肥对稻田土壤质量和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2(8):55-58.

[2] 王飞军,庄亚其,毛颖盈,等.绿肥还田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3):314-315.

[3] 张硕,缪绥石,庞欣欣,等.绿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318-1320.

[4] 沈亚强,程旺大,张红梅.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1, 17(4):27-29.

[5] 英,彭建,徐春梅,等.油菜作绿肥还田的培肥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2,26(1):85-91.

[6] 令狐福涛,刘均霞.绿肥翻压后对土壤养分资源及水稻产量影响试验初探[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3):99.

上一篇:把握教学风格规律 提升语文教学能力 下一篇: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