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时间:2022-06-30 12:08:18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摘 要】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高校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念,对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系统进行细致分析,提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并分别对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典型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30-02

建构主义强调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结合,它认为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建构得到的,是学生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很有启发作用。本文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和探索。

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成果。它以行为主义、传播学和本体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成果作为实践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学术界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美国教学设计领域著名专家David H. Jonassen 将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共同构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称为“当代学习理论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学生对知识学习最有效的就是结合教师的点拨和自身经验,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消化和记忆。典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为:教师创建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学习,并通过与学习伙伴的交流协作,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实现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情境、协作、会话和自主建构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四大要素。因此,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也要考虑情境创设的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其中,教学活动进程包括教师、学生、媒体和教学内容四个要素,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灌输式学习,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大量知识,所以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都受到限制,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不牢固,实习时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教与学不能有效对接,教学效果受到限制。

2.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指导理念,根据不同课程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和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主要包括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配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对知识架构的构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作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学生作为知识的建构者,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观察分析新知识的特点,联系已学旧知识。(2)联系自身学习经验,主动构建学习情境和学习架构。(3)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4)有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帮助自己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三 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

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中心理念,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手段和艺术手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融入角色,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索、对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情景教学法主要应用在英语、语文等语言类教学和管理类教学中,通过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构建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得知识。情景教学法主要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和网络课程的开展,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音频、视频、动画、三维立体等多种方式,帮助渲染气氛、构建知识情景,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受、理解和记忆。另外,在网络课程教学网站上,配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件、习题、视频等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并在保留传统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答疑方式的基础上,借助在线教学网站中的电子邮件、BBS等手段,实现网络在线答疑,构建了一个学生自学和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考试,随时检查学习情况。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指选择课程中典型的问题和实例,通过对该问题或实例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推理,阐释、说明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案例式教学是研究型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引导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引导探讨式案例教学法、小组辩论式案例教学法等,主要环节是准备案例、展示案例(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等。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准备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知识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特点,并对课程以及相关拓展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和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对知识的预习和讨论,对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充分培养团队意识和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还可利用各种有效方法提出问题,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以任务为中心进一步引导学生制订和调整学习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和体系,以提高学习效果。

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见习、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和课程体系。对于偏重实践能力的课程,一般采用理论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每上完一部分课程,就安排一次实习,整门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课时基本相等。

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通过实物见习、动手实习、课外调研等实践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在汽车构造课程中,课堂上教师先对变速器进行引导式讲解,实习课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拆装变速器各个部分,结合实物弄清楚它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实习,学生能很快地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实习内容联系起来,掌握课程知识。

四 结束语

本文对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符合当前教育特点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并对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典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有效利用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技术,丰富和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高等数学教学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5):69~70

[2]贺健姿.高职公共英语中情景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3(70):70、75

[3]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24~25

上一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行动导向课程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