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10:15:19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监护病房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病死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监护病房,属于医院方面比较重要的病房之一,其主要收治出生没有满1个月的患儿[1]。同时,这类病症的新生儿/早产儿较为特殊的并防,会对患儿的护理整体质量、预后,造成直接的影响[2]。适当的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这种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开展护理工作。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监护病房的新生儿,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监护病房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包括男17例,女13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2146~3716g,平均(2931.6±128.7)g;其中包括足月儿19例,早产儿11例;告病重患儿16例,告病危患儿14;新生儿肺炎18例,高胆红素血症6例,败血症患儿6例。对照组包括男22例,女8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2237~3725岁,平均(2981.4±132.1)g;其中包括足月儿20例,早产儿10例;告病重患儿18例,告病危患儿12;新生儿肺炎16例,高胆红素血症7例,败血症患儿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针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检测,同时加强喂养、环境和病症治疗方面护理工作。

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方法为:

1.2.1方面的护理

护理人员需结合患儿实际的康复情况,实行的调整,定期帮助其实行翻身的工作。此外,还需对患儿受压位置实行按摩。仰卧位的患儿,可将蝶形的软枕置于颈部、肩膀下部,以确保患儿呼吸道的通畅。

1.2.2 安全方面的护理

①需加强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水平,防止反复穿刺对患儿所造成的刺激,还应提高巡视的力度,避免液体产生渗漏的情况,对患儿造成皮肤方面的影响。

②提供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每日保证病房内的阳光充足,且需做好强光的措施,避免对患儿造成刺激。

③在实行采血、注射和气道吸引的过程,需保持动作缓慢、轻柔。可通过喂奶、非营养性吸允方式,降低患儿疼痛感,并加强患儿依从性。

④定期为患儿修剪指甲,在皮肤应暴露的时候,需防止患儿的皮肤暴露过大的面积,同时需对病房实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

1.2.3 舒适方面的护理

①对患儿的家长定期实行健康方面的宣教工作,防止产生过大的噪声。

②适当的放一些轻缓的音乐,以充分调节患儿的听觉发育系统,进而促使患儿的生理、心理健康的发展。

③临床护理的过程,部分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在实行蓝光照射的时候,会丢失一些水分。可通过输液、喂奶的方式,保证患儿的正常代谢需求。

④患儿的父母、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儿的抚触,从而确保患儿能够充分的感受到被人关爱,并提高触觉、运动和感觉系统的舒适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时间、病死率。

1.4统计学的处理

通过SPSS13.0,实行统计学方面的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标准差应用( ±s)代表,P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病死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8.79±4.22)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6.49±5.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监护病房,为70年代所构成。随着各国的不断发展,促使新生儿的死亡情况也逐渐减少,特别为低体重的新生儿[3]。为确保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应做好其保温和心肺监测等工作,同时可通过小量均速的高热量营养输液,定时对患儿的血气实行具体的分析,进而达到预防感染病症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的专科人员的缺乏、住院费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改善。新生儿监护工作为:不同高危新生儿生命的支持、新生儿窒息相关病症的抢救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呼吸方面的管理和手术后患儿监护方面的管理、小儿遗传代谢病症的筛查、早产儿的管理等工作。

本次研究,对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实行人性化护理,主要通过、舒适、安全方面的护理,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临床效果较好[4]。人性化护理,本着一切为了患儿的原则开展工作。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以确保患儿的心理、生理、精神方面均能够达到良好的状态,并且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监护病房的新生儿护理,应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临床效果较好,同时可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儿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胡觉丽.新生儿监护病房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5):453.

[2]胡裕红.新生儿监护病房中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327―328.

[3]胡波,陈旭维,舒亚玲.新生儿监护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对患儿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8):950―951.

[4]明进.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0):1380―1381.

上一篇: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护理探讨 下一篇:呼叫中心管理中的心理学运用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