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光的干涉实验

时间:2022-06-30 07:09:18

浅谈光的干涉实验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双缝干涉产生的条件,认识干涉图样的特征。

(2)理解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对双缝干涉图样中亮条纹和暗条纹产生原因的正确理解,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在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加强区和减弱区并且互相间隔,如何理解“加强”和“减弱”.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激光光源、双缝、红、绿、蓝、紫滤色片;激光干涉演示仪。

【教学准备】

1.为了更好的展开教学内容,上节课后作业预埋一道背景为机械波的干涉的习题.

2.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做好上课时需要的相关课件.做好实验是本堂课的关键,教师在课前要先做好演示实验.

3.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本节课要在有暗室条件的教室里上.

4.教学用具:

⑴实验装置 演示光的干涉现象:激光器,双缝,学生电源, 激光干涉演示仪.

⑵多媒体课件 水波干涉的视频,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原理示意图,分析出现亮暗相间条纹条件的PPT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许多光学的现象。

图片展示:如光的直线传播、彩虹、“海市蜃楼” 、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

引入: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此丰富多彩,人们不禁要问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二)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光的干涉

新课教学:

一、两大学说之争

在17世纪以牛顿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

以惠更斯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二、 猜想证实

老师假设:光是一种波,则必然会观察到波的特有现象。

波的特有现象有哪些?学生答:波的干涉和衍射

学生回顾:机械波的特有现象――干涉(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知识回顾)

学生点评

1.光的干涉现象――扬氏干涉实验

(1) 引导:只要我们能看到光的干涉现象,就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声波发生干涉听到有些地方强,有些地方弱。光若发生干涉在屏幕上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看到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

(2)扬氏实验.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请大家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课本,请学生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请大家参照杨氏实验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

问:你们看到什么现象?

(3)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回答图样的特点:(1)明暗相间.(2)亮纹间等距,暗纹间等距.(3)两缝S1、S2中垂线与屏幕相交位置是亮条纹――中央亮纹.

提出问题:明暗相间的条纹说明了什么?

光在传播的共同区域发生加强和减弱,光发生了干涉现象。

老师陈述:光发生干涉说明光是一种波。

既然光是一种波,我们就试着用波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中央会出现亮条纹?

2.运用波动理论进行分析

(1) 学生分析为什么中央会出现亮条纹

由于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P0点的路程一样,所以这两列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时到达P0点。这两列波总是波峰与波峰叠加、波谷与波谷叠加,他们在P0点相互加强,因此在P0这里出现了一个亮条纹。

过渡:该同学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继续研究其它亮条纹。

间隔一会儿,请学生回答研究方案。

(2)屏幕上出现亮纹、暗纹的条件。

在示意图中,S1和S2为一对相干光源,两组半径相同的同心圆表示S1和S2两相干光源向外传播的两列波。学生在图上分析。与机械波的干涉类比的出结论。

总结规律:凡光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的位置,产生亮条纹;凡光程差等于半波奇数倍的位置,产生暗条纹,即产生亮暗条纹条件表达式:

亮纹:光程差 δ=kλ(k=0,1,2…).

暗纹:光程差

3.用双缝观察白光的干涉图样

让学生猜测干涉图样,然后课后试验。

(三)课堂小结

1.托马斯・扬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做出了光的干涉实验.光的干涉现象微粒说无法解释,而波动说可做出完善解释,使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性.

2.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在屏上某处叠加时如果同相,光就加强,如果反相光就减弱,于是产生明暗条纹,其特征是在中央明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各级干涉条纹,且相邻明纹和相邻暗条纹的间隔相等.

单色光:亮纹 光程差 δ=kλ(k=0,1,2…).

暗纹 光程差

3.复色光则出现彩色条纹。( 原因课后分析)

【教学反思】

1.引课有创意。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正因为提出了问题,才为解决问题、解释现象而寻求研究方法、而探索物理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问题去学习,兴趣浓厚,目的明确。 感到物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这样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发。

2.探究有主旨。在探究光的干涉问题上,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有步骤的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之后,利用器材来探究学习,不断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验证其结论。在实验探究上,留给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设计、操作实验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质疑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上一篇:谈高职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