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麻醉机的应用管理

时间:2022-06-30 05:25:12

浅谈麻醉机的应用管理

摘要:麻醉机是医院各种手术及急救中必须的一种医疗设备,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以及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水平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麻醉机;应用管理

麻醉机主要包括蒸发器、麻醉监护仪、呼吸环路系统、气源、麻醉呼吸机等,其基本工作原理将通过机械回路送入患者肺泡内,物会在其内部形成气体分压,并逐渐向血液弥散进而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1]。现代各级医院中各种外科手术及临床急救治疗过程中,麻醉机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各种医疗设备中,麻醉机正朝着智能化、精密化以及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使应用管理难度大大提高,因此加强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设备的验收,实行专人专管制度

在设备验收环节应加强检查麻醉机的安装条件,比如废气的排放、气源接口等处应严格审查是否符合厂家的安装要求,同时还应该做好设备的技术以及商务验收,确保麻醉机的安全使用。应加强麻醉操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强调安全使用麻醉机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麻醉机结构日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各种麻醉机的操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麻醉科应定期开展麻醉机操作技能检查或比赛,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同的麻醉机应建立相应的文字信息档案,由专管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记录以及维修记录,其中应包括麻醉机的基本信息、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状态、故障描述、维护维修记录以及维修人签名等。

2完善麻醉机操作规程

不同品牌麻醉机的操作方式及其注意事项也会有所差异,在应用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若实际应用中忽视了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会导致设备不稳定,某些器件可能会受到损坏,缩短使用使用寿命。目前,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只重视对患者进行回路漏气试验,而忽视了机械通气所需的风箱漏气试验;也有的操作人员在使用后并未及时取出氧电池,导致其长期放置在回路中。这些不良操作方式都有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规范各种麻醉机的操作流程,应该对每一台麻醉机都指派专职管理人员,并在设备的旁边都悬挂相应的具体操作规程以及维修记录本。

3加强麻醉机的日常使用管理

日常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将不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保证设备的最佳精度和性能,保证设备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使麻醉机处于"随时待命"的良好工作状态,尤其是在抢救环节。同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人员的维护和检修水平。在日常维护工作中,相关人员首先应检查用电是否安全,详细检查传感器、麻醉机活瓣、各类探头、橡皮胶圈、碱石灰底座、导联线等重要零部件是否清洁干净,是否出现损坏或缺失。对麻醉机的人工回路部分以及机械通气部分回路进行必要的漏气试验,审核流量传感器的定标;设置监护仪的氧浓度、呼吸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其他气体浓度等监测指标的定额,加强管理气源质量。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进行维修后,应再一次复查麻醉机功能、结构以及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标,并做好相应的维护记录,确保设备的使用准确性和可靠性。

4加强定期管理管理以及麻醉机的质量检测

麻醉科应定期聘请厂家售后服务工程师类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和养护,应使用软抹布浸湿温水调和中性洗涤剂定期清洁麻醉机机壳,并用干抹布擦干;在室温下,应用环氧乙烷等气体对整个机械进行消毒;定期更换电池、过滤网、传感器、螺纹管、电源线等各种耗材。同时麻醉科相关人员应加强设备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麻醉机的使用环境,麻醉机的电源部分的绝缘阻抗、保护接地阻抗、外壳漏电流、对地漏电流等电气安全质量检测;麻醉通气装置中吸入氧浓度、强制通气频率、潮气量、麻醉罐输出值等参数检测;在安全方面,应检测气源报警、电源蓄电报警、气道上限以及下限报警、APL阀检测以及氧气流量计等项目的安全报警功能。同时应加强检测在不同麻醉监护设定值下SpO2、NIBP、以及HR等测量值,检测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5加强麻醉机的档案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基础,因此加强麻醉机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麻醉机的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有一部分由医院档案室统一管理,主要是指在购置设备前的设备购置以及论证审批等培训记录、验收单以及商务资料;另一部分由设备科的工程技术人员专门建档、归档,主要包括麻醉机的质量检测报告、设备运行中的PM单、技术资料以及维修记录等。完善麻醉机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便于仪器故障时及时、正确的维修,分析、整理仪器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性维修措施,减少突发性故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也可以根据麻醉机的完好率以及使用频率分析其效益,完整的麻醉机档案信息在教学、科研以及医疗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领导者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临床麻醉处理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医疗活动,麻醉机的正常运行是保证麻醉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用的重要屏障,因此在麻醉机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麻醉机设备、操作规程、日常维护、定期管理、质量检测以及信息档案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管理,从而保证麻醉机的正常、安全使用,降低麻醉风险,提高临床麻醉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以桢,高磊.上海市在用麻醉机质量现状及监管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6):449-451,434.

[2]屠伟峰.麻醉医疗设备管理与病人安全性[J].医疗保健器具,2011,(7):65-67.

[3]杨碧虹,王传光.麻醉机定期拆卸清洗消毒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3):268-269.

[4]李连武,田亮.麻醉机的日常维护[J].医疗装备,2012,25(3):33.编辑/孙杰

上一篇: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分析 下一篇:PBL教学方法在临床理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