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06-29 10:25:42

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只有摆脱“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从“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思想品德;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一、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愿望和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建设一定的条件和教学措施,采用多种手段激励,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首先设计好教学问题,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当学生对这件事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执着地去追求,形成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直至把问题弄清楚,这样就达到了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2.漫画教学的可利用性

课堂上为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师可针对相应问题把它画成漫画,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把漫画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并且能发人深思,启迪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以使学生在课 堂的教学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差异性这一实际出发,发展学生的优势差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要关心、爱护,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其更快地发展。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能冷漠、歧视,更不能讽刺和挖苦,以免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可给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而且尽量使他们回答正确,从而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快乐。

2.开放性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泛空间和渠道,使学生冲破思想品德课和学科的限制,能自主地、能动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更能使他们有成就感。

总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树立起学会、会学的自信,才能求得全面主动的参与,主动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范云通.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4)

(作者单位 吉林省安图县松江中学)

上一篇:灰色系统模型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