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位 还原语文课堂

时间:2022-06-29 02:32:27

回归本位 还原语文课堂

备课一回事,上课又是一回事,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认真地开始真正的学习,需下很大的功夫,课堂生成性能够解决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授课的层面,其意义还在于育人,引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就需要回归真正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回归本位呢?一堂好课,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课堂本真,既丰富学生的认知,又能给学生以性情的陶冶,以文本的回归,提升基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一、以阅读引领,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面临考试结构的整改,从分值,到题型,到题量,都要求阅读速度的提升,因而大量的阅读、规定时间的阅读成了学生的重要任务,如何在课业重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大量阅读已成为各校所面临的难题,尽管如此,我校在阅读教学方面一直走在前面,我校尤其重视阅读教学、晨读、课读、阅读评比、竞赛、全校阅读,这些大大提升了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增强了校园的文化气息。读书,是收益终身的;读书,是精华的累积;读书,是我们人生轨迹的延伸;读书,是建立情谊的桥梁。读书,作为学校的名牌,是大业;读书,作为人生的起点,是良策。

二、要重视背诵

学生阶段是记忆旺盛期,积累背诵古诗文和优美语段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基,背诵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在背诵层面,语文教师以身示范,承担了引领背诵的工作。师生同背,扩大了背诵范围,扩大了广大师生背诵的阅读面,在背诵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文学功底,这是通向以后美好岁月的重要沉淀,没有捷径,背诵很重要,虽苦,但值得。必修一《T之武退秦师》在课后是不要求背诵的,但我校师生同背,开启背诵之门。相信积累一定的篇目后就可减轻语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的理解重担,更重要的是,多背美文,定能丰富涵养,提高语文素养,增强人文气息,弘扬民族文化,为将来丰富多彩的人生抒写不朽的篇章。

三、关注文本,知人论世

人文一体,前提是对文章基本的理解,如果字没学通,文没理顺,就谈不上感悟和熏陶了,尤其是诗歌阅读,不懂其诗,何谈其义。坚持文本教学的原则是要认真对待文本,文本是连接作者内心的桥梁,失去对文本的揣摩就没了精神气,没了作品的内涵,因而要引导学生学好文本。语文学科,难在要去把握文字外无形的东西,而且你尽管很努力恐怕也无法琢磨透彻,重要的是你还得将其传授下去,但当你参不透或是领悟偏差时,就会影响教学的发展。纵使那个点你捕捉到了,而那陶渊明、鲁迅、朱自清等等的文章又是如何做到水到渠成的呢?行文的思路还得缕清才行,于是提问的技巧又成了一门功夫,怎样一环一环地接近作者的内心,这宇宙可更是博大精深,有无穷的空间,这有赖于知人论世,了解得越多就越接近作者的内心,甚至它所在的单元,什么体裁、什么背景、什么思想,都需要考量,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充实自己,求全求备,求善求精。如果想要成功,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就必须做到坚持,而且长久地坚持才能见成效。

四、要引导学生感悟品味细节性的语言

从细节处入手,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性关键,尤其是文中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小狗包弟》中的“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悟巴金的忏悔精神,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时间的久远并不会淡化内心魔鬼的影子,越久便拉得越长,越发沉重,无法释怀,这是伴随一生的熬煎,无关对错,在于那段久久的深藏期间的情感,怀念小狗,也就是怀念他的亡妻,没有比漫长岁月的思念和自责更痛苦的事了,苦苦的思念,苦苦的悔意,苦苦的心,都在这十三年间如影随形,熬煎折磨。

五、寻找激发点,再现学生已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善于引导学生凭借阅读经历和文化积累、去感悟作品,比如,讲授《再别康桥》时,我从一个人、一座桥、一首诗入手,创设朦胧诗意的离别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欣赏作品,由康桥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联想徐志摩心灵生长的重要滋养源头,想象是什么环境滋养一个爱,美和自由的徐志摩,通过本诗语句的别样感悟,让学生体悟新娘样的柳枝,招摇的野草。拜伦曾生活过的清潭,在语句的揣摩中,灵感开关便被触动了,文化底蕴有了,文化味有了,有着文化气息的语文课便生成了。

总之,一堂好课,回归本位,要还原语文课堂,充溢着浓浓的语文色彩,在美妙的阅读声中,感悟文字的美与力量,在背诵中彰显个人魅力,在阅读情境中焕发无限的想象,在细节中感悟文字的张力,在写作运用中发挥文学的力量,在文字的陶冶中升华人生的哲思。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享受的,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共同享受学习的美好,彼此升腾出对文化的深层理解,感受生活中最本真的乐趣。

上一篇:作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反思 下一篇:自制中学实验操作型经纬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