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为导向 步入写作天地

时间:2022-06-29 11:07:08

以游戏为导向 步入写作天地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如何借助游戏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呢?

关键词:游戏;兴趣;激发;观察

众所周知,小学习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新课标明确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这就要求学生的习作能体现童真童趣,真情实感。在习作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习作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针对这普遍现象,自己大胆地借助儿童玩的天性,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游戏激发兴趣。有关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每一个儿童都有三个共性,即好玩、好奇、好问。玩耍、游戏是孩子共性,是孩子的最爱,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快乐方法。游戏可以启迪孩子智慧,释放巨大的活力,可以折射出孩子内在的童真童趣。因此教师可以将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直接引入习作教学中,以此分解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

以游戏为向导。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把学生好玩的天性和最好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导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努力创设适合学生习作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尽情地玩中,感受游戏的全过程,感受游戏的愉悦。以此点燃学生习作的火花,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架起通往写作的桥梁。

当然,游戏需要有的放矢。首先老师的导为先,学生玩在后。然后让学生在玩中观察、体验。接着老师采取交流汇报的形式,汇集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最后老师做习作方法指导:理清习作顺序,把游戏过程中自己怎样做的、看到的、想到的准确地表达出来。经过游戏这一兴趣老师的引发,学生事先“习作难”的畏难情绪和“写不好”的自卑感不翼而飞。从而降低了作文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挖掘了学生习作的潜力,也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信心。记得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师生共同参与了简单而富有科学之谜的“吹泡泡”游戏。学生玩得起劲,观察细致,作文出乎老师的预设。有的学生在描写泡泡的形状时,风趣的比喻“有双胞胎”“有一家三口”;而且学生运用了童话语言“嘿嘿,吹泡泡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而且还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奥秘:太阳光是复合色,太阳公公送给泡泡的七彩的外衣!”一篇篇“欢歌笑语皆美文”的“小杰作”诞生了。

因此,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向导,恰当的运用好各种游戏,可以激活学生的习作情趣,使学生从小养成敢写、愿写、写真实的良好习惯,并在习作中分享习的快乐。

上一篇:提升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