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教学中

时间:2022-09-29 01:48:35

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教学要求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重要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应该将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育规律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愉快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生活”;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成果不仅仅表现在成绩单上,更多的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生活”走进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在数学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参与知识形成与构建的过程,并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对“生活”与数学课堂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

一、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更贴近数学

创设“生活”情境是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学情境的逼真才能使教学过程呈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使学生认知失衡,并产生认知冲突。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认知体验,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要尽量让“生活”走进数学问题中,使数学知识充满生活气息。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师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此番情境:由学生扮演顾客,教师扮演收银员,在体验购物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认识人民币,并熟悉元、角、分的兑换方法和找钱方法。此外孩子们在换算的过程中,还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

这些简单的生活情境,能够帮助孩子们仔细思考和讨论问题,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很大提高。教师在引入“生活”情境时,可以选择一些孩子们爱听的故事、爱玩的游戏,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用生活语言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开展的是生生、师生对话。在进行对话时,师生的交流需要结合语言来进行,因此良好的语言素质,必然会让课堂教学更加成功。数学这门学科是抽象的,同时也是枯燥的,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直观地表述出枯燥的数学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用数学术语,在表达时不能结合方言来进行。因此作为数学老师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精准的语言,同时还要形象、生动,给人以启发,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实现其想象力的激发,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说,可以将角等内容改变为售货员的活动;或者是将概率相关的知识,设定为游戏是否公平等活动,面对这些十分生活化的活动时,学生会具备较强的好奇心,他们会认为数学这一学科,是很有价值的,同时也是很有趣的。

三、运用生活化手段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生活中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将这门学科和生活的桥梁构建起来,实现两者关系的强化,学习有用的数学。对于相关的生活材料,教师要善于运用这部分的材料,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设定。课堂当中要将合作动手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能够让他们实现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充分体会整个过程,经历数学知识得以形成的过程,完成数学化进程。比如说,在讲授数学可能性时,首先是设计摸球游戏,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游戏中总结出规律。

四、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数学源自于生活,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必须要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只有在生活中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才能够让这门课程的价值彰显出来。在生活中应用知识,才是开展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在进行练习时学生可以结合数学知识,来实现生活问题的解决,并充分地体会到生活问题解决,必须要依靠数学知识作为基本工具。此外通过对学生数学意识以及数学习惯的增强,进而实现对他们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生活中可以运用的素材非常广泛,这种结合生活的教学设计,可以让生活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培养孩子们使用数学的习惯和意识。

总之,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对于教材的使用,教师要具备创造性,通过素材的重新组合,将学生喜欢、充满新鲜感的生活材料纳入其中,并实现生活以及数学的整合,通过数学的眼光,来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的思维能力,来实现生活中相关数学问题的解决,通过做数学,来实现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进而实现学生解决问题、实践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魏翠萍.激活生成元素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

上一篇:如何凸显主题背景激活集体教学 下一篇:提升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