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9 09:26:55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生物教学中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初中生物这个学科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带有很大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开展探究性学习非常受学生欢迎。在此,我把在探究性学习方面的一些做法付诸纸上,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指导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科学现象,但学生往往不太留意,或虽然看到了这些现象,却没有深入思考其中含有什么科学道理。而我们教师就是要设法将他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与其所蕴含的道理联系起来,并能使学生用科学道理解释这种现象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就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并使学生能切身体会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一定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我结合校园绿化树种刚运来时根部带有泥土、树叶被修剪的现象设疑,通过探究得出科学解释;讲“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一课,我利用初一英语新学的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提问学生的一日三餐,激发学生兴趣,并积极探索三餐中的营养成分。一节课中的知识点一般有多个,激趣导入新课后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探究提纲。

二、释疑初探,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列出探究提纲后,让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节中,我设置的探究提纲为:1.为什么我们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和细胞的哪些现象有关?2.同学们能用手中的橡皮泥模拟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现象吗?3.白血病已成儿童恶性疾病中的“头号杀手”,为什么利用骨髓移植可以治疗?4.请思考一下,细胞分裂和分化原理在医疗和科学上还有哪些应用前景?通过上述的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自己像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动完成了对新知的建构过程,并能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体会到成就感。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适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组合作,交流共探

针对自主探究中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具体做法为:座位相邻四人为一个小组,学生合理分工,安排出主持人、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和检查员,角色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主持人归纳出组员自主探究未解决的问题。当一名成员表达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后,其他成员对其发言进行讨论和评价,记录员记录本组讨论和解疑过程并归纳小结,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时表述本组讨论的见解,检查员检查监督本组讨论交流的情况及班级的纪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从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而教师在小组交流及展示中要强调每一名学生的平等参与,让学生体会到真诚、公平和责任,并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另外针对一些难点,教师可适当点拨,避免学生的盲目争论。

四、激励评价,拓展探究

对于学生对探究活动各阶段的参与,通过鼓励为主的民主评价,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指明了方向。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在评价时要注重过程,肯定学生的能力及态度,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成就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探究性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并能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对于存在的问题,也要就事论事,总结教训。

知识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生物知识的掌握能使初中生解答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拓展性作业:请调查至少一种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患病概率,并请你给患病家庭一些合理的生育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媒体等资源查阅资料,或者实际走访患病家庭调查,使探究性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来,成为学生的一种科学素养。

尽管同学们的探究性学习与真正的科学探究差异还很大,但是对初中生而言,这样的学习形式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在此过程中,他们有分工、有合作、有争吵、有默契,有共同的惊喜、也有共同的失望。他们把自己的全身心都融入学习过程,这时的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力推行这种教学模式,使中学生物学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多媒体在高校中文教学中的符号系统转化漫谈 下一篇:高中英语新课程下的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