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治疗措施

时间:2022-06-29 08:15:38

摘 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内分秘代谢性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突出表现,未治疗状态下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近年来在糖尿病领域不但其患病率明显增加,而且糖尿病的临床面貌在变化,概念在变迁。因此糖尿病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有各种方法。下面重点介绍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治疗措施。

关键词 糖尿病 危害 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1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是初诊糖尿病者的经典症状,近年由于健康查体逐渐普及与流行病学筛查的开展,经血糖筛查确诊但症状全无的糖尿病者明显增多。在我国上海社区成人全年龄段筛查中,约40%糖尿病者并无症状仅由筛查而确诊。如包括筛查所发现的空腹血糖异常(IFG)及/或糖耐量低减(IGT)在内,则约2/3血糖异常者没有症状。但是这些糖尿病及IFG/IGT者除血糖增高外,尚可有高血压、高甘油三脂及/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胰岛 细胞功能减退、炎症反应现象、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等。在这次筛查中,所见糖尿病患者中90%伴高血压及/或血脂紊乱,这些患者已呈现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即这些患者已处于心血管危险因子云集并随时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境地。

2 糖尿病的起因

1型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又各有2个及8个亚类。此两大类糖尿病均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原因有二:(1)是深入研究发现了新的致糖尿病病因;(2)是对患者或家族成员未能进行详细临床调查,以致不同病因的糖尿病混杂在一种糖尿病临床表现类型中,例如仅以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就可能隐藏着成人自身免疫中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MODY等仅以糖尿病为主要表现的孟德尔遗传糖尿病、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及药物引起的糖尿病等情况。2型糖尿病以中老年起病为特点,但是近年全球年青2型糖尿病日益多见。究其原因有两个可能性,一方面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及进展缓慢隐匿,患者被确诊时多已经过了数年至十数年病程,因此现今对2型糖尿病者多用诊断年龄来代替以往常用的起病年龄,健康检查普及与筛查开展就可能在较早年龄段人群中发现较多的2型糖尿病。另一方面可能是前述环境致群体中糖尿病患病率普遍增加,以致年青2型糖尿病多见。我国上海的筛查表明,糖尿病诊断年龄高峰仍在中老年并未提前,但是成人各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均见增加。

3 糖尿病的防治

(1)防止和纠正肥胖。(2)避免高脂肪饮食。(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此外,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在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如果“防线”布设、构筑得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预防或控制的。这三道“防线”是: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要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运动不但可消耗多 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以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二级预防。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尔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尔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

三级预防。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上一篇:浅析手机新媒体发展前景 下一篇:CAPM模型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