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名的不良后果

时间:2022-06-29 08:08:36

城市改名的不良后果

“襄樊改成襄阳后,包括政府机关、公司企业等各种组织机构的名称、公章、牌子、执照、信笺等各种需要写城市名字的地方也都需要进行更改,原来的东西都将成为废品,而这笔花销,将会是一个更为庞大的数字。”

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襄樊市改名为襄阳市。至此,已经有50余年的襄樊开始成为历史的记忆,而有着更长历史记忆的襄阳开始走到人们的眼前。

襄阳市居汉江中游,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其原襄樊的名称系襄城、樊城两城合称,而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1952年该市以古襄阳、古樊城为中心设立了襄樊市,原先的老地名则降格成为襄樊的两个区――襄阳区和樊城区。但如今在打造城市历史文化品牌和发展旅游的旗帜下,襄阳取代了原来襄樊的名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城市改名自古有之,北京、南京、西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曾有过多个名字。比如北京就有北京、北平、大都、燕京、幽州等多个名字,南京有南京、金陵、建业、建康等称谓,西安也有西安、长安、丰镐、大兴等多种名称。不过这种城市名字的更改一般都和朝代的更迭具有很大的关系,但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绝大部分城市都沿袭了其原来的名字。

“城市的名字其实就和人名一样,一般不需要随意改动。如果一座城市的名字改变过于频繁,会给人们带来认识方面的误区,很多年以后,人们就不知道一个城市的名字究竟是指哪座城市了。”万建中说。

“我不认为襄樊更名为襄阳是个好的选择。如果不是原来改名的失误,或者城市名字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就不要轻易去改动,因为改动就会割断这一段历史。现在一些城市改名,主要是为了把它更为传统的地名给呈现出来,然而就襄樊而言,它现在的地名已经有了新的历史内涵在里面,将它的名字改回去,就是对这一段历史的不尊重。”万建中也担心,如果现在的城市改名现象形成一种风气,就会形成一种十分糟糕的局面。

对于襄樊改名为襄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孙东虎则表示理解。在他看来,当初合并襄阳和樊城改成襄樊,有平衡当初两地居民地名情节的考虑。当时两个城市的规模都很小,城市的历史文化意识不是很强,这种处理办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襄樊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襄樊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它就可以在文化底蕴上做文章,而在这个方面,襄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比樊城要大得多。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开始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发展自己的城市品牌形象,襄樊也不例外。

“如果城市后来取的名字并不合理,改回原来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可。”孙东虎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时进行了一批撤县设市的行动,由于考虑不周,部分新的城市名字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比如,1994年10月,湖北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被撤销设立荆沙市。沿用千年的荆州之名被废,引发了众多争议。于是在1996年,国家又恢复了被改掉两年的“荆州”之名。

还有一个就是至今依然存在巨大争议和质疑的安徽省黄山市的名称。1987年,黄山市扩大至大部分徽州地区,徽州地名取消,易名为黄山市,历史悠久的徽州作为地名从此再无踪影。

“安徽取消徽州地名主要是因为黄山在旅游上的名气,但现在看来,这次改名是有一些失策的。首先,黄山并不在黄山市市区或者城市近郊,其风景区离市区有五六十公里。很多外地人并不知情,以为只要在黄山市区下了车,就能够看到黄山。其实,徽州这个地名比黄山重要和有内涵得多,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孙东虎表示,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徽州也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黄山再出名,也只不过是一座山,将它设立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就可以了。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有十分古老的地名,不是仅仅只有几个地方有,如果都想着要改,很多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万建中认为一个城市或者城镇的名字必须要尊重它现在的历史事实,如果其改名仅仅是遵从于长官意志,而没有经过仔细的考证和论证,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城市或者城镇的地名是属于当地所有人的,因此改名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事情。现在我国一些城市改名会引起很大的争议,就是随意性太大。”万建中说,如果一个城市新改的名字历史并不长,它并没有深深刻入人们的记忆,也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将其改回原来的名字还是可以的。

孙东虎谈到,城市改名的巨大成本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最近有专家估算,一个150万左右人口的地区更名后,办理一个二代身份证就需要花费2000万元。而像襄樊这样的总人口近600万人的地方,更名耗资或将以亿元计。孙东虎说,襄樊改成襄阳后,包括政府机关、公司企业等各种组织机构的名称、公章、牌子、执照、信笺等各种需要写城市名字的地方也都需要进行更改,原来的东西都将成为废品,而这笔花销,将会是一个更为庞大的数字。

因此,孙东虎认为,现在国家有关方面需要对城市改名问题实施更为严格的管理,一个城市的改名必须要经过严格论证,从而避免全国兴起改名热潮和不必要的浪费。

上一篇:入境新税引争议 下一篇:冬春蔬菜育苗重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