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

时间:2022-06-28 07:37:29

浅谈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

作者简介:阳琼,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要:自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所有增加,商业银行这一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与之配套的风险内控机制也不够完善。因此,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本文从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概念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对远期结售汇范围进行了调整,银行可以不对客户办理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自改革汇率制度以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所有增加,这样一来,商业银行这一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面临的汇率风险更为庞大了。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与之配套的风险内控机制也不够完善,因此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汇率风险

所谓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即在社会经济、金融活动中,商业银行根据外币定值来衡量负债、收入、支出在经营活动力所形成的现金流价值,由于货币汇率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商业银行要为此可能会承受一定的损失。简单来说,即由于外汇汇率自身并非是稳定的,因此商业的实际盈利状况极可能与预期盈利状况有所出入,而银行因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将在其中承担较大一部分的损失,这部分损失便是汇率风险。所以,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一个有效的外汇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规避汇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缺乏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不具有很高的风险意识,前台的柜台工作人员同监管工作人员之间未实现有效的协作,而且在有的情况下他们之间还有可能产生矛盾,如此对银行开展风险管理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当前内资型的银行一般都未构建起良好的风险防控机制,对于汇率风险所进行的管理基本上都是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而且银行内部的绝大部分职员对外汇业务都不清楚,因而对外汇方面的风险也就漠不关心了。员工之所以不重视汇率风险是因为他们觉得外汇业务是由国际部负责的,因而风险也就应该由他们来承担;而且很多员工对于汇率风险的认知还不够,乃至于根本就不重视外汇方面的风险。

(二)缺乏汇率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国内诸多的银行基本上都未编制出规范化的风险管理政策以及落实程序;即使是编制了有关的政策以及程序,通过相关政策与程序的覆盖面积来看,汇率风险管理领域依旧是一篇空白。

其次,在组织结构上有着严重的问题存在。国外的银行都极其注重汇率风险方面的管理,他们成立了专业化的部门来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而且他们还通过专业化的机构来对汇率风险管理实施相应的评估。可是国内商业银行所设置的风险管理部门却形同虚设,他们所开展的工作基本都是如何针对发生的风险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按照银监局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最近三年时间来国内的银行仅仅只有中国银行对汇率风险实施了审计。

第三,风险管理绩效评估时缺失与激励措施、业绩考核等相关的措施。严重忽视汇率风险管理,通常将其视作是额外成本,能省则省;此外,很难对各大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绩效评估,无法确定企业是通过加强风险管理而获取良好成绩的,长此以往,无法对汇率风险管理进行绩效评估,难以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激励。

(三)缺乏可靠的风险计量基础

风险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风险计量,若不重视计量工作,仅仅只是大而化之,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艾伦·惠特作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土顿总裁,曾经明确表示,“我们由始至终不会承担未经计算的风险”。就国内实际情况而言,即“各大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从来没有精确计算过”,各大商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期间,尚未对潜在风险进行精确计量。将本国在汇率风险计量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所使用的计量工具进行对比,我们可明显发现两者存在很大差距。就本国实际情况而言,倾向于选择拍脑袋的决策方式,所使用的计量工具极其传统,无法对现阶段存在的潜在风险或者是风险变化情况进行计量。但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却对此给予重视,与之相关的体系相对完善成熟,基于风险计量模型综合评估潜在风险,为管理者做出最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加强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引入一流的人才,提高专业水平

实质上,汇率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是综合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银行职员需要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具备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熟悉金融工程的各个环节。现阶段看来,国内商业银行最缺的就是综合型人才,各大银行要从国外引进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风险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还要在银行内部构建完善成熟的人员培训制度,注重内部职员的培训,将有一定潜质的职员送到国外深造。此外,还要采取系列激励措施对银行职员给予鼓励,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现阶段看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从国外引进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与外国银行之间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实质上,加强双方的合作不仅仅能够吸引外国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还能够将本国有一定潜质的职员送到外国深造。对外国先进银行的管理模式与风险管理制度进行适当借鉴。

(二)完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积极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快速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企业职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第一,管理者要重视汇率风险管理。采取行政法规与绩效考核等形式让银行高层管理者与董事会深入了解汇率风险,与此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外汇知识,对各大商业的外汇业务有个初步认识,如此一来,便能有效控制汇率风险。第二,对各大商业银行的职员普及汇率风险管理知识,增强其汇率风险管理意识,严格遵循“事前检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理”原则。结合当下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化的奖惩制度与风险控制制度,让各大商业银行的职员清楚认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将汇率风险管理思想渗透到各大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中;特别是在外汇业务部门工作的职员,必须要增强其风险管理意识,如果发现潜在风险则即时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三)实现风险管理策略多样化和风险管理工具多元化

风险管理策略并非只有固定的一种,我们可采取多种方式实现风险管理策略,增强各大商业银行的自主研发能力,在各大银行内部构建完善成熟的定价机制。就外汇产品而言,主要涉及到下述几种,即外汇存贷款、远期结售汇、其他外汇衍生产品等,定价时需要慎重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例如交易方式、币种、客户类型等,进而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化的价格调整制度。

此外,各大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国际外汇衍生工具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在这之中需要清楚认识到外汇衍生工具的双面性,如果使用不当则无法控制潜在风险,甚者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结束语

就汇率风险管理部门而言,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绩效考核体系的改革。一直以来,风险管理部门被视为成本中心,绩效考核的难度相对较大,加之风险管理部门的绩效与外汇业务操作部门的考核息息相关,各大银行需要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激励各大商业银行的职员,尤其是具备一定潜力的职员,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银行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作者单位: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黄毅.当前银行机构汇率风险管理的十大问题[J]中国金融,2011(7)

[2]罗平.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划分与监管[J]银行家,2011(9)

[3]陈焕焕.人民币升值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8)

上一篇: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下一篇:浅析可撤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