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时间:2022-06-28 03:22:14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摘要】大学生网民群体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需要、兴趣爱好、共同利益以及共建共享、人际拓展与自我实现的发展诉求是促使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发展的内在动因。而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民的网络实践活动、社会比较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面临学业、考研、就业等竞争则构成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网民群体 生成 发展 动因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需要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的发展就是源于人们对于信息的需要。人们对信息的需要不仅促进了传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催生出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巧妙地将互联网的共享性、开放性、互动性与移动通信的可移动性、能精确定位的优势融合。网民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与群体成员保持交流与互动,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得群体归属感。

如果说大学生网民对信息的需求还只是物质需要的话,那么他们对于友情和爱情的情感需求则属于精神需要。大学生网民还处在人生发展的青春期,他们对于情感的需求十分强烈。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倾诉内心情感的对象。这种现实中情感的匮乏,使得他们有着强烈地愿望在网络世界里得到补偿。因为网络是一个可以获得同他人平等进行交往的机会的重要窗口。除此之外,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空间上的隔离性,又给大学生网民提供了安全感,使他们可以放心地同有共同语言的对象交流情感。如果异往双方存在着相互认同和吸引,还会出现网恋甚至网婚现象。因此,大学生网民基于情感的需求而进行网络交往,加入某种可以获得情感满足的网上群体。

通过网络交往,不仅可以弥补大学生网民现实社会交往经验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身份与地位,满足他们赢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需要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兴趣爱好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导向。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效应就是“相似性导致喜爱”。在网络空间,这种“同质性”的力量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成为网民之间形成稳定交往关系的有力纽带。而大学生网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群体,他们不仅具有相同的年龄、相似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学生网民之所以愿意进行网络交往并聚集成群,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同质性”。在网上,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交往的对象,拥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大学生网民可以在同一个网络社区中进行交流。这些交流由于兴趣爱好相同,话题集中,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网民相互之间的需求。由此,交往关系的基础也就相对稳固,群体成员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也相对容易。

共同利益的存在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核心。人际交换理论认为,个人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交往旨在获得酬赏或回报,这样形成的关系就是交换关系。社会交往的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们在社会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格局。随着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交往便利,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信息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除表现为对实物的使用和占有外,还表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和享用。网民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从本质上讲就是信息交往。因此,网民群体成员之间得以缔结关系的核心是共同的利益。

共建共享、人际拓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诉求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强劲动力。其一,共建共享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诉求。自由和共享是互联网精神的终极体现,也是互联网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学生网民共建群体之后还需要共同经营,共同维护。唯有如此,群体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群体成员才能实现获取信息,探求知识、愉悦精神的共享诉求。这种共享依次经过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和思想共享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逐次递进。

其二,人际拓展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中级诉求。人际交往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没有人际交往,就没有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就没有社会化的人类。个体的人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得信息和知识,发展体力和智力,参加生产、学习等社会活动。网络的出现,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社会关系的拓展打开了方便之门。人们借助于网络媒介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现实的社会关系,而且也丰富和发展了网上的社会关系。因此,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必然以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人际拓展为诉求。

其三,自我实现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最高诉求。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继人的生理、安全、归属、自尊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才会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有助于大学生网民的自我实现。尤其对那些在实际生活中缺乏自信、心烦意乱、人缘不好、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在大学生网民群体的互动和角色扮演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找到自信,发现自我。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原因

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技术条件。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催生了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开启了人类生活方式巨变的帷幕即“网络化生存”,奠定了人们共同开拓和经营网上生活的物资基础,也为满足人类群体性归属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条件。

网络最具价值的特点之一是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网民通过网络聚集起来组合成网民群体,网络技术本身可以将进入网络空间的社会个体进行群体性划分。可见,网民群体的产生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互联网和通讯技术为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网络交往活动提供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所谓网络交往就是以网络为中介,以屏幕为情境,以文字或图形为载体的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从广义上说,对于任何一个网民来说,网络交往活动在他通过网络终端进入网络空间时就已发生。从狭义上讲,网络交往就是网民以互联网络为活动平台、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借助于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进而形成虚拟社会关系的活动。无论是广义上的网络交往还是狭义上的网络交往,都可以生成网民群体,只不过是在广义网络交往基础上生成的网民群体,基本上都是单向互动的网民群体,而在狭义网络交往基础上生成的网民群体,基本上都是双向互动的网民群体。

社会比较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压力。社会学理论认为,与他人进行比较是了解自我的重要源泉。社会比较的过程对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影响。研究者发现,社会比较可以为各种各样的个人目的和动机服务。社会比较的目的包括: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强化和自我进步。

通过社会比较,有的人获得了自我满足和安慰,于是裹足不前(向下社会比较),有的人则获得了不断奋斗、进取的强劲动力(向上社会比较)。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始终伴随着数字化成长,是否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家用电脑,是否上网,是否有QQ号码等等,是他们同伴群体进行社会比较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比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在某方面的“落伍”和有可能失去同伴群体交流话语权的危机,这强烈地刺激着他们的需要,驱使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迎头赶上,尽快走进网络,加入网民群体之中。这就构成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压力。

大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面临学业、考研、就业等竞争压力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动力。随着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网络已经覆盖了大学校园,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校园网站里有着海量的关于大学生学习、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信息,而且一些商业门户网站为了吸引眼球,在提高点击率的同时,也同样免费地提供大学生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大量课程的教学课件、参考资料都放在网上,学生们可以随时查阅和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学术讨论和学习答疑也通过网络学堂等教学网络平台或者电子邮件来实现;大学生的选课、借阅书籍、作业提交、甚至是考试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获得学校教学管理的各种信息、查询学术研究的各类资料、参加学校在网上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大学生还可以在校园BBS、各种贴吧里面交流考研、求职就业方面的信息。正是为了满足学习、考研、择业就业等竞争压力的需要,促使大学生走进网络,加入各种不同的网民群体。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内在动因和外在原因的双重作用,促使大学生网民“以网结缘”,组成大学生网民群体并维系着群体的发展。

【作者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攀枝花学院招生就业处教授;本文系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12XKS041】

上一篇:合同相对性规则例外的立法完善 下一篇: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