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治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28 02:48:37

浅谈高校治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今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高校的保卫事业不能被时代的步伐抛下,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分析保卫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管理水平,勇于接受新事物,针对新情况、新形式、新特点,牢牢掌握高校治安形式的发展,高校保卫工作必须领先一步,具有超前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校园的安全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团结、友好的高校氛围。

【关键词】高校治安;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高校对外交流日益社会化、国际化,高校校园呈现出地大、人多、事杂、信息量大等特点,高校治安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日益复杂、高科技犯罪层出不穷、校园增多等。在新形势下,高校要不断加大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高校稳定的各类问题,为师生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高校治安问题存在的原因

1.高校外来人员增多,教育管理不到位,给校园治安增加新的威胁。随着高校改革开放深入,大量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使校园治安问题变得更为复杂,高校外来人员引发治安问题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外来人员来源渠道较广,成分较为复杂,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二是聘用外来人员政出多门,高校外来人员聘用不规范致使学校保卫部门对外来人员管理情况不明。三是登记验证不严不细,疏于把关。四是对外来人员存在着重使用,轻教育管理现象。

2.社会性事件引发的校园增多,造成校园治安的不稳定。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高,信息面广,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获得大量的国内外各种信息,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对所发生事件的背景不够了解,分析问题和判断能力不强,遇事凭直觉判断多、理性分析少;从个人角度看问题多,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少,因而往往看法偏颇,行动过激,容易引发,造成校园不稳定甚至波及社会。

3.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智能化,网络犯罪呈上升态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不但经常随身携带大额现金,还拥有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高校学生文化水平较高,识别能力强,总认为校园比较安全,因而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识不强,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犯罪分子为了成功作案,不断变换作案手段,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利用高科技工具迅速作案,或者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传销,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利诱大学生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令人防不胜防。

4.少数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由此引发许多治安问题。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小受到家庭宠爱,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负、狭隘而且极端,经不起一点挫折,受不得一丝委屈,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引发各类治安问题。据调查,一些大学生打架斗殴是由于极强的报复心理而引发的,这些学生往往情感强烈,性格粗野,行为不计后果;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大学校园里,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因而诱发了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烦恼等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化解,也容易导致各类治安问题的发生。另外,许多治安问题,与大学生不懂法或法制观念淡薄密不可分。据调查,在违法犯罪的大学生中,纯粹的法盲并不多,但目无法纪,似懂非懂或弄不清违纪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的相当普遍。有的学生组织纪律涣散,法制观念淡薄,我行我素,甚至哥们义气,两肋插刀,无事生非,有时因一些小事不问青红皂白,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有的学生参与敲诈勒索、抢窃、打架斗殴,认为这够刺激、好玩;也有的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而是采取报复手段来讨回“公道”,结果自己也受到法律制裁。

二、高校治安事件的基本措施

l.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大力加强师生员工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平时高校保卫部门要结合教学实际,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好安全教育,组织师生员工进行消防灭火演练,同时邀请公安民警到校讲解典型案例和法制宣传教育。从而使师生员工增强法制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树立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做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员工。

2.强化服务管理职能。高校治安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服务不到位、管理不科学不严格造成的。因此,出台政策和制定措施规定要合理、科学、协调,管理服务要体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要凸显人文关怀,改革创新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发展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改善教学手段和学习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改进和完善服务手段和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消除减少各种潜在的消极因素,防止治安事件的发生。我们要在搞好安全服务的思想指导下,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的关系,坚持对法规制度负责和对师生员工负责的一致性,时刻把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放在心上,从他们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做起,从他们对安全和秩序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安全保卫工作就会向服务型转变,把服务转变为安全保卫工作的一种职业责任,就会寓育人功能于服务之中。

上一篇: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理论与... 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