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6-28 10:34: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要: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日益增加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新时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思考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少受过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遭受挫折与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这使得他们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上存在较大的错位。由于高考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到位,考入大学后没有目标,导致出现了种种行为。因此,探索寻求一种有效诊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方法,给大学生以心理帮助和治疗,排除种种不良困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稳定性、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产生原因

1.来自社会的原因

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国家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高校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的变化必然会辐射影响大学校园,这就向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在价值观上树立自主、平等竞争、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民主与法制等观念;在道德观上形成平等自由、协作互利的新型道德关系;在生活方式上注重生活质量、讲求实效等。这些积极因素需要大学生从心理上适应,以便走向社会,适应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转轨和文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来自家庭的原因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具体地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子女管教特别严格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督促其学习,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缺乏理解,常常用命令的方式强迫孩子去学习;父母过分的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父母对子女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惟我独尊的任性个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来自校园的原因

(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自己洗、床自己铺、日用品自己上街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从而产生了一种不适应感。

(2)教育过程的影响

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顺境中成长的经历造成了大学生惧怕挫折的人格弱质。

(3)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

当大学生处在一种疏远、冷漠的关系中时,便有一种紧张状态,心情不愉快、烦恼,甚至有可能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有损身心健康。

(4)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

转型期的不良社会文化辐射到校园,滋生的种种不健康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一些大学生变得颓废,无朝气。

4.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以心理机能为主体的心理特性或品质,是以人的本质为核心,与需要、认知、情感、意志等社会特质相协调的心理机能特性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心理已基本成熟,这必然带来他们性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接近异性,但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意志性差,因而增加了对意识和欲望表露的盲目性和欠严肃性,很容易进入低级情感滥泄的误区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直至行为异常。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途径及其方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重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从心理结构上必须明确五种品质的教育目标:自信自强的理智品质;乐观积极的情绪品质;真诚谦虚的态度品质;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进取创新的性格品质。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都是做人的工作,但两者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之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统一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下。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校园不仅是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和尽快赋予教育行为中。

(2)心理健康教育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社团功能。高校社团可以使大学生的才华得以显现,兴趣、爱好得以表现,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赢得信任感,满足大学生归属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操,实现自身的心理个性和精神的塑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途径,健康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在锻炼中接受教育,养成自主、自信和克服困难、勇于成功的坚强毅力。通过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来调整适合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普及教育与重点治疗相结合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健康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进行重点的心理咨询、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心理,从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应。

(4)心理健康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师资。我国目前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之路,即由心理学教学研究人员、德育课教师、学生思想工作干部、医务人员共同协力参与、创建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使其个性和谐,适应性强,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总目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其他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崔克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思想教育研究,2002,(4).

[2]庞永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之我见.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3).

上一篇:以“算法设计”为中心的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下一篇:篮球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