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环节”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28 07:29:26

浅谈“五环节”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

从教十多年来,我的课堂教学始终贯彻自能学习教学法,以“情”、以“趣”、以智慧引导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多重渠道持续不断地自主、自动、自发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构建了课堂“五环节”模式。

一、课前预习

结合345高效课堂,我校推广了自能课堂的实施,从此学生更是有事可做,每节新课总是组长带领学生搞好个人预习,团结合作,充分交流、分工汇报,组内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组内重要的一员。学生明确了任务后,组长就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给他们机会,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认识体积单位”时,我让学生预习新课,并交流与学过的面积单位能否比较?通过汇报我了解到学生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大小有明确的认识。我让他们说出具体有多大,一个孩子说,1立方厘米大约像我的食指最上端的一截一样大,与学过1平方分米不同,1平方分米大约与我的指甲盖那么大,对比,我给予很高的评价。对1立方米学生不能很好地表示出大小,我让他们分组想办法,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走出课堂去了解,看哪个组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1立方米的大小。于是学生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作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笔记……还有利用墙角及两个学生围出一立方米的空间,并让学生钻进去,看有多少个学生的身体所占的空间就是一立方米。人人有事做,个个兴高采烈,合作默契,有条不紊,学生脸上洋溢着学习主人翁的自豪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认识体积单位,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二、创境激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脸上写满好奇,个个情绪高涨,强烈的求知欲表露无遗。我适时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带着好奇心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自主探索

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例如,复习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我大胆地把知识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复习,如果有疑难问题,可以查课本或者询问家长。再搞不明白就把问题记出来,小组交流,课前小组交流后,课中小组汇报。在汇报中,有的学生是文字叙述定律;有的小组是字母表示定律;有的小组是举例说明定律;还有的小组居然用表演的方式来说明运算定律。如一个组的学生在讲台前演示加法交换律,两个人代表两个数,在组长的解说下调换了位置,让学生们看到,相加的两个数没变,只是位置变了。这一表演掀起了学生的学习高潮,其他小组也踊跃参加,把最难懂、最易错、应用最广的乘法分配律演得绘声绘色。如一个学生到台前说:“我代表加数A。”另一个学生说:“我代表加数B。”然后两个同学拉起手来共同说:“A与B相加。”组内另一名学生跑上台说:“A与B的和与我C相乘。”A跑向C说:“等于加数A与C相乘。”B跑过去说:“不要丢了我,我B也一定要与C相乘,再把我们的积相加。”学生高兴得不得了,继而有的学生将定律拓展到了减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

四、反馈评价,鼓励学生

要想上面的环节搞得好,那评价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班内靠墙的两边分别放两块小黑板,各小组分别设计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进行量化评比,得一分加一面小旗,十面小旗换一颗星。对于违反学校或班级纪律的学生,给该组适当扣分,加分是给特殊表现的小组。例如,课堂上在汇报预习中最全面的小组,课堂上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代表,有些稍难题目处理得好的小组,测验中全是A的小组,组内学员基础差,但学习不断进步的小组,另外,有拾金不昧的学生所在的组,学校活动搞得好的小组,参加校级、镇级、市级活动的小组等等。都可根据情况加分,平时每周、每月评比,实行量化积分,积分高的小组,年底评选为星级小组,星级组长、组员是星级学生,如果最后一个小组被其他小组将分数拉大了距离,那就所有成员都不是星级学生,如果差距不大,那全班学生都是星级学生,充分激励小组合作的积极性,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提高学生合作的热情。

五、拓展创新,设计开放性拓展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放性练习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给学生创设了一道开放题:“计算装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钱?看谁家的装修既漂亮又省钱?”不要以为这样的题目很简单,其实不然。大家想想要用到多少知识:长度的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商品价格的调查、装修材料的选择……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总之,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过程,循序渐进,不断探索和完善,大胆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环环相扣,铸就高效课堂 下一篇:略谈“班主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