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高效复习“四法”

时间:2022-06-28 02:27:03

文言文高效复习“四法”

文言文复习是初中语文复习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时间紧,任务重,却收效甚微。就拿我校文言文复习通常做法为例,首先是进行复习学案编写,文学常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子、重点问题、中考试题再现等环节,可谓一应俱全;其次是课前发学案,学生做学案,教师改学案;最后是课堂师生讲学案。表面上看,文言文复习是扎实有效的,但实际上学生面对大量题目的学案,早生厌倦,大多数学生是被动地做学案,更有一些学生抄他人答案,因为题目太多、太难。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听众,昏昏欲睡;教师不断地编写、批改、讲解学案,也搞得精疲力竭,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才能走出初中文言文复习低效的怪圈呢?最近,我复习《小石潭记》一文,尝试打破备课组的常规复习思路,放手发动学生,学生唱主角,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很受学生欢迎。

一、学生动起来

由于文言文字词量大、知识点多,教师利用学案帮助学生整理出来,学生却少了自己整理知识的过程,只是“坐享其成”,对知识认知与掌握就不深刻、不牢固,这也是文言文复习的一大缺点。如复习《小石潭记》时,笔者请学生仿照前面的学案,课前自己整理文言知识,只提了几个“关键词”:虚词一例、实词上榜、一词多义、句式发现等,让学生自己整理,课堂展示积累成果。如“虚词一例”这个环节,课前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学生举出虚词“以”,上课时就请他讲给同学们听。他把“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中“以”分别解释为“用”、“不译,相当于‘而”’、“因为”,而且归纳了“以”的其他用法。“可以一战、”“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吴广以为然”、“以塞忠谏之路也”分别解释为“凭借”、“把”、“认为”、“连词,‘以致”’。“实词上榜”环节学生更踊跃,有的学生讲名词作状语,如“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④其岸势犬牙差互。”中的“西、空、斗、蛇、犬牙”。还有学生介绍其他重点实词如“往来翕忽”中“翕”,“怡然不动”中的“怡然”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归纳学习过程的快乐,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或许课堂有点“乱”,但学生是积极的,主动的,沉浸于文言复习氛围之中,学生的表现是最“给力”的。教师要讲的东西通过学生之口说出来,会让文言知识与学生距离更近,更可亲,更利于接受。在复习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激励者、参与者、评价者,教师切记不要越俎代庖。

二、课文串起来

由于文言文分散于七至九年级各册书中,各篇课文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备课组通常做法是:一课一复习,突出重点篇目。但笔者认为文言文复习也要让一些文言文“联姻”,让它们有亲密的关系。将一些文言串起来,打通七至九年级的文言文脉络,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让文言复习走整编化、低耗、高效之路。复习《小石潭记》时,我就进行了文体的归类:将《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异同,我提供“体裁、内容、写法、感情、语言特色”等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发现,列出表格填写。学生讨论,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收获,如语言特色方面学生讨论整理为:共同点:语言生动、精炼,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不同点:《小石潭记》使用拟人、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岳阳楼记》骈散结合,句式整齐;《醉翁亭记》多用判断句。笔者认为文言文复习一定要串并,首先加强课文之间的联系。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有大量的课内与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从课内比较阅读做起,传授方法,学会比较,再延伸到与课外文言文的比较;其次加大课堂复习的容量,不仅有文言知识的容量,更有学生思维的容量,使学生在原有文言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复习时将三篇文言文串联起来,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三、重点突出来

由于文言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难点多,既要注重“言”,更要注重“文”。教师一节课往往追求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其实一节文言复习课与现代文复习一样,也要选择一两个重点,深度复习,切忌贪多求全。一节课教给学生一种有用文言阅读方法,如:如何划分旬读,如何翻译句子等。如复习《/J、石潭记》一文时,我想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出发来比较文言文,并且尽量先从一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这节课重点就是比较三篇课文的语言与写法的异同。文言文复习必须要重点突出,以学生为本,以课内文言为本,不要一味研读课外文言文,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适度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一些典范的文言文进行复习巩固,以激发兴趣,指导阅读,以求实效。在复习中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

四、笔记整理来

课后对课堂笔记的整理,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更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整理笔记。文言文笔记整理对文言文复习至关重要,是再一次对文本内化与吸收的过程,对学生文言知识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复习了《小石潭记》后,笔者对学生笔记整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补充课堂上他人的发现,如词类活用,“心乐之”中“乐”的形容词意动用法。“凄神寒骨”中“凄、寒”的形容词使动用法等;2补充完善课堂的三课比较表格。3.总结复习此文的收获。课后,笔者坚持不定期随机检查与定期笔记展览相结合,有效促使学生认真整理课堂笔记,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通过对《小石潭记》复习的新尝试,笔者更清晰认识到学生是文言文复习的真正主人,一定要以生为本,创造条件让学生研读文言,品味文言,把玩文言,从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打下坚实的文言文学习底子。

上一篇:例谈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济南市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