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在护生行为举止训练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7 11:22:46

背景音乐在护生行为举止训练中的应用

(石家庄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行为举止训练是护生进入护理技能学习之前对相关护士礼仪的学习、认识及体会。通过对背景音乐的应用,实现了行为举止的舒美流畅,使护生感受到了护理的美之所在,提升了护生的自信度。【关键词】背景音乐应用;行为举止;训练【中国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38-01 自从护士礼仪做为章节内容纳入到护理学基础理论课后,针对护士行为举止的学习,我们设置了4个学时的相关训练,包括平时的行、站、坐姿及工作中的各种姿态,从初始之口令式分节动作的整齐划一到现在背景音乐烘托中动作的舒美流畅,使护生感受到了护理的美之所在,提升了护生的自信度。1.行为举止训练课的设计 依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行为举止做为护理学基础理论课课程的章节内容,理论讲授2学时,重点介绍护士平时和工作状态中的行、坐、持物、操作等各种姿态。通过讲授,护生从理论层面理解了人们在履行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义务过程中,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遵循着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准则和规范,就护士的职业特点而言,在遵循人们公认的规范和行为的准则中,其言行举止要求更为严格[1]。为了让护生能够体现出护士规范的行为举止,行为举止理论讲授后紧接着是4个学时的训练。训练前根据学员人数将其分组,学员按照教员的指导自行编排护士的语言行为和行、坐、操作等肢体动作,其流程是在口令指引下以分解动作来完成的,要求在练习中突出语言美和动作美。前2个学时以学员自主训练为主,后2个学时,则以练习室为单位,为参训教员和全体学员呈现完整的行为举止表演,表演结束后推选出优胜者。2.行为举止训练课的实施 行为举止训练课的实施,经历了从简单流程到臻于完美的过程,尤其是背景音乐的应用,学员们不仅享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更初识了“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1)背景音乐的选择 根据学员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和训练的内容,我们请学员参与选择了几首经典背景音乐曲目,如《故乡的原风景》、《雪的梦幻》、《安妮的仙境》、《春野》、《童年》等,练习课前请同学在教室播放,以广泛征求意见,85%的学员表示认可。练习时,依据学员对所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播放背景音乐,播放的音量参考病房环境中有学者建议的,播发的音量控制在60~70dB[2],声压级以高出现场声音4~6dB 较为适宜,音量过小被现场噪音淹没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音量过大又会变成一种扰人的噪音,使人感到不安和浮躁[3] 。音乐的选择和播放音量的控制,使学员仿佛置身于医院的病房,感受到的是一份平静与宁和。(2)背景音乐的应用 背景音乐是指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是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的作用于主体意识行为的音乐,是一种能创造轻松愉快环境气氛的音乐[4]。我们将4个学时的练习课分步骤完成,前2个学时不使用背景音乐,学员只需听教员口令将行为举止训练内容,按流程进行并达到整齐划一即可。后2个小时应用背景音乐,由各班班长发出指令,学员在背景音乐下,用角色扮演形式演示护士与患者、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护士与领导、护士与陪护、护士与患者家属的语言沟通,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护士在工作中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行进时的背景音乐播放,提升了学员的美感,各种护理操作模拟中的背景音乐播放,即平缓了护生的压力又减轻了患者的紧张,90%的学员认为这种训练模式提高了她们的自信度。 通过应用背景音乐,打破了传统中枯燥的无声练习,增加了护生的情趣,增进了教员与护生的情感交流,达到了以护生为中心的学习目的。参考文献[1]刘军、王培华 护理学基础理论.北京:出版社,2007.[2]史琼、樊嘉禄、叶建国等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展望[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1044~1046[3]王连才、黄莉、陈惠珍 音乐疗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6):364~365[4]邹月菊 背景音乐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13(6):838~834

上一篇:《内经》肢体痹病因病机理论探讨 下一篇:产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调查表的设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