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如何报道犯罪案件

时间:2022-06-27 10:28:12

新闻媒体如何报道犯罪案件

在无法得到侦查机关权威信息的情况下,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说明信息的来源,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揣测性的语言。

山西临汾汾西县儿童伤害案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案手段之残忍,犯罪嫌疑人身份之特殊,案情之扑朔迷离,无不让公众对于侦查机关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尽管事后当地侦查机关就公众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解释,然而,时过境迁,人们还是对案件发生初期不断出现的混乱信息耿耿于怀。为什么侦查机关没有在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为什么当地政府机关不能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准确的信息?

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没有对正在侦查的案件信息是否公开作出明确规定。换句话说,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是否应该向公众公开获取的信息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从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侦查人员在案发现场就应当举行新闻会,详细说明侦查机关接到报案的具体时间以及在现场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如果条件许可,还应该对嫌疑犯所在位置以及受害人是否受到了必要的保护作出明确的说明。侦查人员为了安抚民心,还应公开说明警察对案发现场采取的紧急措施,一方面提醒当地居民配合侦查机关的侦查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当地居民能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

可以这样说,侦查人员在案发现场披露的信息,不仅有助于澄清事实真相,而且更主要的是,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警察是正义的化身,警察出现就意味着正义与邪恶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变化,那些处于恐惧状态的案发现场的居民,可以得到警察有效的保护,受害者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侦查人员对外信息,实际上就是要改变犯罪现场的舆论环境,让人们充分意识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分子已经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在法律事实接近客观事实的过程中,侦查人员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但是,如果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以保守国家秘密为理由,拒绝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那么,在案件侦破的过程中就会滋生各种谣言,甚至会出现恐慌局面。侦查人员应当学会面对新闻媒体,及时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澄清事实真相,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媒体根据侦查机关的权威信息制作新闻作品。

具体到这个案件,侦查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应当把自己了解的基本情况告诉当地居民,并且要求当地居民协助侦查人员查找线索。犯罪嫌疑人自杀之后,侦查人员应当及时询问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出现转移视线的现象发生。

这一案件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新闻媒体在报道犯罪案件的时候,不能过分倚重当地居民提供的信息,因为这样的采访报道方式带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方面当地居民不是侦查人员,他们不了解法律的基本规定,也无法掌握核心证据,因此,由他们来提供信息,很可能会导致新闻报道严重偏离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新闻记者采访第一线,把自己从各方面搜集的信息整理在一起,试图完整拼出犯罪现场,但是,由于没有侦查机关提供的权威证据,这样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新闻记者自己的“新闻事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由侦查机关提供权威信息,并且在权威信息的基础上制作客观真实的新闻作品。

笔者的建议是,在无法得到侦查机关权威信息的情况下,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说明信息的来源,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揣测性的语言。按照平衡报道的原则,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既要听取犯罪嫌疑人方面的意见,同时也要听取受害人的意见;既要采访犯罪现场的居民,同时又要采访侦查人员。总而言之,新闻媒体报道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听风就是雨,以采访报道的形式传播谣言。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上一篇:解析“图解财经” 下一篇:都市报发行终端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