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自贸区对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

时间:2022-06-27 10:16:03

论上海自贸区对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

[摘 要]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挂牌开张,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次大胆尝试,被学界誉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改革开放。然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本文拟通过自贸区的设立对我国现有政策、经济、法律制度所提出的新要求来诠释其对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政策;经济;法律;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28-01

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开始;而今35年过去,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浅水滩进入到深水区与攻坚期,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利益关系越发错综复杂,改革开放面临着比35年前更难更艰巨的挑战。在此背景下,2013年3月,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总理前往上海考察,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宗明义[1]。同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并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

1 上海自贸区对政策提出的新要求

上海自贸区建设并不是上海的地方建设,它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因此自贸区的建立对国家政策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2]。

首先,政策需具备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针对上海自贸区的政策,要灵活地体现时代特征。

其次,政策需具备空间层次的稳定性,政策虽需要映衬时代特性,但作为国家政策,最基本的要求仍然是在一定范围内要具备稳定性,自贸区的政策在自贸区内应当是不能够随意变更的。若出现问题,更多的应该依靠市场自行解决,而不是政府干预。

最后,政策需具备中央地方的衔接性,上海自贸区是国内第一个自贸区,试验成功后,一个接一个的自贸区必将接踵而来,因此,国家针对自贸区制定的政策必须能够和各个地方的特性具备良好的衔接性,以供后效。

2 上海自贸区对经济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上海自贸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为了迎接全球化经济的新一轮挑战;是为了维护中国这一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在贸易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为了使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接轨。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内容涉及经济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3],这就要求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各大国有银行,要突破固有传统思想的束缚,拓宽工作思路,做好迎接外资银行,商业银行挑战的准备。

面对自贸区高度的经济开放,我国本土企业必须提高自我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竞争力,才能屹立于全球经济浪潮中,不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

3 上海自贸区对法律提出的新要求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暂时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4]。

该项审批中明确了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以上三部法律,这显示了尽管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但一些涉及国家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经贸、货币、服务业等融合的国家法律依然明显不兼容[5]。这就要求了我国立法机关,应继续建立健全我国法律体系,如果自贸区试点成功,应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

此外,在一国领土之内的部分领域,暂时调整一个国家的部分法律。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史无前例的。该项决定意味着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人们在一些区域内的行为规范与在另一些区域的行为规范截然不同。这无疑动摇了法律的基本价值――稳定性与权威性,在一个国家之内一部法律可以规定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自贸区内暂时调整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仅仅是涉外企业的一些相关规范;其次,要求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规范的调整,是为了吸引外资,促进自贸区的经济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善的;最后,要求我们必须明白,调整法律的使用,并不是调整《宪法》的使用。我国仍然是一个完全的法治国家,宪法仍然是我们所必须遵从的根本大法,这在我国的任何领域都不存在任何例外。

4 结论――上海自贸区对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

结合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我国政策、经济、法律所提出来的各项新要求,笔者认为自贸区对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要求自贸区的设立探索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这是新时期自贸区设立对改革开放提出的必然要求。政党与社会的一体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成功的秘密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市场化改革对我国政党与社会的一体化结构形成了挑战,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就必然成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要求。

第二,要求自贸区的设立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这是为了成功完成自贸区试验的前提条件。

第三,要求自贸区的设立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是提高自贸区内在价值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利益”这四个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促进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优化滞后的经济结构,这是保证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胆尝试,是有利于人民利益的重要举措,是设立自贸区的内在价值。

第四,要求自贸区的设立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这是自贸区设立对改革开放提出的发展目标。中国的自贸区不会只有一个,只有能够服务于全国经济发展的自贸区才是成功的。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也不会就此结束,成功的改革开放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自贸区的成功复制和推广,必然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永昌.上海自贸区引领全国第二轮改革开放[J].北方经贸,2013(10).

[2]吴燕辉.上海自贸区政策解读[J].商,2013(9).

[3]张茉楠.上海自贸区站到金改最前线[N].证券日报,2013-12-5.

[4]李春顶.美欧自贸区建设与中国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3(15).

[5]黄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0(28).

[6]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08-31.

[7]巩胜利.上海自贸区要“暂停”哪些法律――评中国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授权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部分法律[J].财经界,2013(9).

上一篇:民族刻板印象研究述评 下一篇:再议辛亥与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