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时间:2022-06-27 09:01:31

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支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综合化的支持性护理优良率达87.0%,对照组优良率为66.0%,P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078-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腰椎部位纤维环皮受损后发生髓核突出形成的疾病[1],发病后因髓核突出会直接压迫神经根,所以患者多伴有腰间疼痛。现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行微创手术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微创技术的应用具有微创性与恢复快等优势。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手术治疗。200例包括男121例,女79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33.5±5.2)岁,病程为0.2-12年,平均病程为(1.6±0.5)年。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支持护理。

1.2.1常规护理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后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工作:开展常规化的健康宣教工作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术后患者要注意科学翻身,以免发生褥疮等并发症;做好清洁护理,尤其注重口腔清洁、清洁,对心血管、呼吸道合并症患者进行吸痰及辅助呼吸等。

1.2.2预见性支持护理 (1)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具有病程长的特点,患者在病痛的折磨下多伴有困惑、抑郁、焦躁等情绪,而且患者受教育水平、生活环境、个体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心理状况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这便需要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个性化心理需求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心理护理。(2)健康宣教:注重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并结合患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宣教路径,指导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教育宣讲,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原理等,引导患者掌握护理要点与流程。(3)指导锻炼: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腰背肌肉张力锻炼,以提高腰背部位韧带弹性,提升患者脊柱形态的稳定性;锻炼指导还要注重借助科学活动增进机体血液循环[2],以推进腰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4)腰围外固定护理[3]:微创术后行腰围外固定是帮助患者放松肌肉、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的关键途径,术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并可进行自由活动时要指导患者佩戴腰围,并注意佩戴时间控制,不宜过长;腰围佩戴期间仍要加强腰部肌肉锻炼。(5)出院指导:指导家庭护理要点,叮嘱患者多注意卧床休息,腰部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复诊。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护理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康复效果。本次研究采用我院自制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四级:优秀: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无需进行二次治疗;良好:伴有轻微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等:病症有所改善但患者活动能力仍受限;较差:手术治疗与护理后患者病症无明显变化。患者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相关资料行卡方检验,用P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后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经过综合化的支持性护理研究组患者优良率达87.0%,对照组优良率为66.0%,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后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满意度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79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7.0%,对照组分别为48例、36例、16例,满意度为84.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3 讨论

现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其中微创术应用作为广泛。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施环节还需配以护理方法,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关键途径。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护理应用方法有多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内容有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锻炼指导护理及腰围外固定护理等,每一护理环节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心理护理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准备;健康宣教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锻炼指导及腰围外固定护理是推进患者康复进程的重要方法[4]。临床研究发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患者行预见支持性护理能够为患者康复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案,应用效果显著。本文200例研究发现,应用预见性支持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预见性支持护理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充分强化患者的防护观念,在保证患者腰椎稳定性的基础上推进患者术后康复,保证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秀花.不同护理方式对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73-74.

[2]蔡友芳,徐满,柴霞.不同护理方法对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影响[J].全科护理,2009,7(22):1982-1984.

[3]黄晓丽,吴蓓茸,郑彬彬.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25(09):565-567.

[4]王江梅.射频靶点热凝微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37(09):73-74.

上一篇: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技巧 下一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