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时间:2022-06-27 07:41:44

浅谈“数字化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办学设备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有利于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管理;有利于高校成为一流的学府。结合实际情况,对“数字化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探究。

数字化校园 规划 设计

近期,学校加强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各个高校已陆续成功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学校门户系统、学校邮件管理系统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等。这些应用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学校的建设与进一步发展。可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存在集成度偏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以及信息化建设无法满足高校的需求等缺点,因此,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显得尤其重要。所谓“数字化校园”建设,指的是以网络作为基础,运用具有先进性的信息化设备与工具,把校园内部的资源全部数字化,从而使得校园形成一个数字化的空间。“数字化校园”有利于学校实现由教学环境(如教学设备与教师等)、教学资源(如图书与课件等)至学校活动(如校园内部管理、服务和办公等项目)全部的数字化。

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与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当于传统校园作为基础,从而建立起一个数字化的空间,进一步拓展校园内部的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进一步提升传统校园的办事效率;进一步拓展传统校园的管理功能,最终达到实现高校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全面信息化,实现高校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科研成果与管理水平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当完成的目标:(1)校园网络系统的信息、接口标准拥有统一性;(2)“数字化校园”的数据网络具有高性能,且能够供应有线和无线一体化网络服务,保证用户管理与安全管理性能优质;(3)能够成为全校服务的数据中枢,其中包括主机托管服务、数据备份与安全服务等;(4)构建校园内部的电子身份系统,使得全校的用户以统一的电子身份使用网络应用系统,以确保用户的电子身份具有唯一性与真实性;(5)构建学校的一卡通体系,以实现IC卡和教务系统与人事系统等密切集成等。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1)经济性与实用性。“数字化校园”应当从高校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除了满足当前高校的应用需求外,还必须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2)先进性、标准性与延续性。坚持使用符合国际标准化的新技术,并且严格参照国际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网络系统在长周期内不会过时;(3)系统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除了保证技术具有先进性与开放性外,还应当加强系统结构和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建设,以保证系统运行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使得系统运行的无故障时间达到最大化;(4)易管理性与易维护性。系统应当易于管理与调整,以保证当系统中的部件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提供有效性的方案排除故障;(5)灵活性与可拓展性。对高校当前的业务以及未来业务发展需求,要求系统具有升级便捷性,有利于今后系统服务的拓展;(6)安全性与保密性。在系统应用平台的设计当中,除了能够保证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外,还应当确保保护与隔离信息资源。应当针对不一样的应用系统与网络通信环境,采用不同的技术,以保证系统运行具有安全性与保密性。

二、“数字化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1.构建信息标准化体系

“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标准化构建以国标和部标为基础,并且结合各个标准的兼容性、统一性和可拓展性,构建形成一整套适应高校自身的实际信息化标准系统。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构建高校信息的管理标准集,以指导高校的信息化构建、服务以及运行、维护保障等。“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标准化要求信息于收集、处理、转换和传送等过程当中保证具有统一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的分类与描述,以实现相关信息数据在传送和转换过程当中具有规范性,使得信息能够有序地流通,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有效的综合效益。

2.身份认证平台的统一性

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平台作为“数字化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满足各个应用系统的集中式用户身份认证操作,能够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具有安全性。运用相应的集中认证技术,有利于实现应用系统用户的管理接口具有统一性,有利于实现统一集中式管理全部的新建系统用户的认证,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中认证。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平台系统确保“数字化校园”的全部用户身份认证的统一性和有权限进行交付。用户经过统一的信息门户实现其单点的登录,可避免整体上的重复投资。该系统构建的重点为:用户相关资料的集中性存储以及管理;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集中式的验证;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与管理。具体的包括用户的目录服务、认证和单点登录服务、角色与授权管理、信息数据的维护和用户的日志管理等。该系统于性能上应当着重考虑其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和系统的容错性与可拓展性。

3.信息门户平台的统一性

统一的信息门户在“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当中的最上层,能够实现“数字化校园”各个应用系统和用户之间交互服务的过程,是“数字化校园”信息对外展示窗口,同时也是各个应用系统当中的应用服务集成与部署的平台。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能够有效地组织“数字化校园”所分立的每一个业务系统当中的不同功能,以提供统一的用户信息服务入口。

4.信息数据的中心平台

当前,高校所构建的“数字化校园”当中的每一个业务应用系统存在信息的孤岛现象,信息数据中心平台的构建可为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供一个平台,该平台可面向相关业务应用,具有安全可靠性、操作简易性、技术先进性、灵活性、可拓展性以及统一规范性。该平台经过对数据的交换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数据过滤、清洗以及双向性的传递等,可实现“数字化校园”各个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交换平台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有利于学校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提供统一性、规范性、技术性和精准性的权威信息数据服务。

三、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所拥有的计算机数量逐日增多,并且其办公自动化日益普及。“数字化校园”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础设施,也是高校进行教学与科研必不可少的硬件环境之一。所以,合理科学地构建“数字化校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伏湘.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0):54-56.

[2]戴国梁.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5,(2):57-60.

[3]袁靖.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校园网建设方案[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2).

上一篇:胡应麟对小说文献的整理 下一篇:中职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