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中师生沟通途径

时间:2022-06-27 07:25:00

浅谈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中师生沟通途径

【摘要】汉语,又称中文、汉文,其他名称有国文、国语、华文、华语、唐文、中国语,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汉语不仅是汉族人民的语言,它是中华民族相互交际、相互学习的基本交际形式,同样也是传播民族信仰和民族生存方式的一种“工具”。民族地区汉语的普及和普通话的传播至关重要,所以中文的普及关乎民族发展和民族的强大。汉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母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汉语成为日常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让各民族学生学会汉语、运用汉语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民族地区 汉语教学 师生沟通

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过程就是沟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确、有效的沟通能产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乐其道,学其道”,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如何与学生进行好的沟通显得更重要。

1.与班主任、班干部的沟通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对自己班级以及学生的情况可以说很了解,作为班级的任课老师也应该经常与班主任进行交流,积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共性以及个体差异和生活习惯。只有这样,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在藏族地区,藏语是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他们从小接触的都是藏语,只有去学校才学汉语,所以,要跟学生交流首先要跟班主任、班干部交流,这样才能起到提纲牵领的作用。要学会融入班集体,积极消除与学生与老师交往时的心理障碍,用心体验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时的快乐,为自己带来愉悦心情每一天。

如果说与班主任交流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那么与班干部交流则能更好地亲近学生。班干部是班级纪律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同时他们也是一个班级树立的榜样。所以,任课老师应该经常与班干部谈话,了解本班学生学习动态,这样才能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

2.形象的语言沟通

课外师生的沟通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课内沟通,授课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过程。所谓的感官指的也就是感性认识,如何把语言这种抽象的符号形象化使之附着于学生的感官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针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及相对较低、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汉语老师在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适当引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1)在民族地区,学生对汉语很少感兴趣,因此,藏区学生汉语能力较弱,肢体语言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使教学信息得以顺利传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与发挥,受其学习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影响。教师积极的体态语会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境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储藏,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和谐有度的教态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使其保持学习兴趣,发挥思维潜力,因而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对整个教学信息传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肢体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组织、优化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运用、共同发挥作用的认识过程。单靠有意注意支撑学习会使学生疲倦,难以持久。教师必须根据民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肢体语言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往往比语言提示更为有效。

2.2 使用实物、模具等使语言更加形象、直观。

实物指我们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是一个物体。如各种物体、标本、实验、参观等。模具指各种模型、图片、电影、电视、幻灯片等。把实物、模具引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汉语教学中对某些词语的讲解就可以通过相对应的实物加以展现。当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幻灯片、电视等媒介来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的实物、模具都离不开老师的讲解,只有老师的讲解,学生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尤其对民族地区不懂双语的教师来说,使用实物、模具等语言更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讲的一些内容。

3.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现代教育中,师生间存在三重关系:社会关系、教学关系及情感关系。中学生处于个性品质的形成时期,十分需要情感的依托。教师如缺少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关注,一方面会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淡化,不利于师生互相的信赖与沟通;另—方面,学生的成长正趋于独立,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若没有情感的接收,学生会感到不受尊重,容易陷入被动盲从的学习与生活中,以至于对教师和教育缺乏信任感,对自身的成长也会感到迷惑。因此,富有真情实感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学与班级管理,两方面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没有这些交往,教育就无法进行下去。而师生的情感交流就贯穿于这两个方面。教师面对的是一个集体,自己也是这集体中的一员,教师为这个集体所做的一切都会凝刻在每一个成员的成长中,包括教师自己,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集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的教育中,而教师自己也会在其中获得绝佳的体验。

不管是在课外还是课内,师生间沟通的核心就是情感交流。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也更重要。

教育是人影响人,生命感化生命的过程。这种感化完全可以超越语言、民族的界限。在汉语语言交流有一定障碍的教学环境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无疑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沟通工具。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心、理解与关心通过一言一行传递给学生;要把书中有限的知识以无限的情感力量来感化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课下的耐心辅导,课前的精心备课,课上的认真讲解,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对优等生的严格要求,对中等生的鼓励,对差等生的耐心等这都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重要体现。

有了沟通才能了解,有了了解才有可能信任,有了信任才会有动机和兴趣,有了动机和兴趣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所以,民族地区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是汉语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师生时间有了更好地沟通,汉语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学生对汉语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变。因此,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教育教学质量才会逐渐提高。

上一篇: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分析 下一篇:医院构建无线网络方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