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年级化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

时间:2022-06-27 05:21:45

浅谈九年级化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或老师谈到,九年级化学是新开的学科,不存在基础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就是学不会,成绩比较差呢?

通常我们把这些成绩差的学生叫做“学困生”。学习的成败决定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承担信息接收、加工、处理的任务,属于认识活动范畴,起认识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直接参与智慧活动的操作,但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的效能,属于意向活动范畴。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干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干不肯干,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是坚韧不拔的还是畏缩不前的。本文所谈到的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存在相当困难,学习成绩差的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是怎么成为“学困生”呢?怎么才能减少和转化“学困生”呢?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没有远大目标,对学习缺乏动力

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经济条件较好,有的家长对子女不抱太大希望,有的学生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变得贪图享乐、不思学习,甚至厌学逃学。此类学生头脑灵活,只是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极等方面的问题引起学习困难。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毅力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充满好奇,缺乏自制力,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良诱惑,往往不知所措,稍不注意,深陷其中,容易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例如,有的学生有想学好的愿望,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但是抵制不了各种不良诱惑,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沦为“学困生”。

3.学科本身特点

化学作为初三才开设的一门启蒙科目,“学困生”是带着好奇、紧张、害怕(因为初二时已有四门主学科、现在又将增加一门)的心理走近这门学科: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想了解这门学科到底是怎么样的学科,紧张又害怕使他们担心会不会又是一门很难学的科目,于是乎他们等待着这门课的到来。继而教学知识点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化学用语需要记忆,概念和定义、化学方程式等需要理解,而“学困生”往往在上课时,机械听课,只听不记忆,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动作;复习时,只看书,不动笔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时半天也没有复习完一页课本的内容;练习时,懒于动脑,抄袭作业。这种刻板僵化,完成任务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当学习方法,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此恶性循环使“学困生”的好奇心不断削弱,枯燥乏味害怕占据上风,导致信心不足,测验时,只做选择题、填空题,而推断题、计算题即使是较简单的也不敢做,有的就干脆不做,缺少成就感,害怕失败。这样“学困生”应运而生就不作为奇了。

二、“学困生”转化方法

1.树立远大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对动力不足学生的转化,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意义和责任.通过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促其树立远大的目标,就可激励起学困生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例如,有一位学生智力正常,但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自然成绩比较差。我通过和他交流发现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规划,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难怪学习没有动力。我和他的家长一起寻找他感兴趣的事情,发现他对表演感兴趣。于是就鼓励他将来可以做一名演员,但是做演员不能怯场,在学校就要从课堂发言练起。渐渐地他上课注意力集中了,爱发言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对于那些自制力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消除不利的因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为“学困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化学学困生

(1)面向全班学生,采取分层教学

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是有一定差别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对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就会出现“尖子吃不饱,慢生不消化”的现象。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法。分层要求和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得到最佳发展。

(2)教好“知识分化点”

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知识分化点主要有:分子、原子、离子,化学式书写和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化合物分类;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等等。

实践证明,每一个学困生的产生,都可以追溯到是从某一个知识转化点,尤其是知识分化点开始的。

在分化点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状态,要善于为他们的爬坡增设阶梯;教师应精心安排,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要比教其他部分下更大工夫,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又能灵活应用。

(3)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便学生接受化学知识的能力并不弱,但如果一开始没有对化学产生兴趣,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缺乏目标和进取心。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应从第一节课做起。

(4)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对教育有方的家长,可让其介绍经验供其他家长学习。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明确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要鼓励家长主动找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反映子女情况及要求。

总之,只要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学困生的存在和转化工作,在教学中对学困生倾注更多的爱和热情,在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转化学困生会取得更大的成效,整体教学质量会有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

上一篇:《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下一篇: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