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交替模式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设计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6-27 12:07:56

基于工学交替模式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设计探索与实践

摘 要:目前酒店职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酒店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高职特色不够明显、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缺陷、课程体系与人才需求、教育方式与就业需求等方面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工学交替的模式,从而探索出以能力为目标的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工学交替;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酒店业保持着突飞猛进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各地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然而消费者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酒店业的服务人员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既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即学校学习和酒店做工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其整个学习过程涵盖了学校学习和酒店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这种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酒店两种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得学生在学校习得的理论知识能够和酒店中的实践操作能够充分地结合在一起。

2.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2.1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特点

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高职酒店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凸显高职课程的特色,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课程开发以酒店服务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以工作体系为基础,课程结构以工作结构为前提,课程内容以酒店岗位技能为根本,从而能够通过建设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达到“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2.2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依据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专门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当在工学交替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其专业课程体系,在素质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的建设,以期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能够实现立体化教学。

2.3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目标

工学交替要求打破传统的以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脱离理论的教学模式,形成融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方式。此外,还需要改变原有的单一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进而能够将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2.4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内容

根据酒店实际工作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将酒店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铺展开来。将酒店专业教师、酒店专家对各个岗位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并确立专业定位和培养方案;针对历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岗位责任来由实践专家和酒店教师召开研讨会,建立相应的任务框架,进而确立酒店课程设计方案和课程标准。

3.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3.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模式项目化

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按照酒店的工作过程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学习项目 。

3.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内涵综合化

高职酒店专业课程内涵综合化,就应当在开发酒店专业课程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技能与创新相结合,从而使课程内容与酒店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保持一致。

3.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

课程实施一体化,就是将教室搬到实训室或酒店现场,从而使教室和酒店融为一体。聘请酒店专家负责课程当中的实践教学,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3.3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酒店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能力。将培养酒店各个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应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并设计科学的配套专业课程和工作过程。

4.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践

4.1制定科学的工学交替实习方案

酒店具有淡旺季明显的特点,而实训基地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需求迥异,这就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工学交替的实习方略,编制实习手册、工作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等教学文件,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秩序,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从而协调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4.2运用好酒店经理丰富经验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中,可以让酒店部门安排较知识全面的部门经理为学生开展系列讲座,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以提升其观察视角,增加其对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更重视对实习生的使用和培养。

4.3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素养

教师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其目的是能够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引导其在工学交替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服务能力。

5.结论

工学交替模式下酒店管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实施课程建设,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工作任务驱动的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形成,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10-12.

[2] 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18-20.

[3] 董鸿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6):47-50.

[4] 李萍.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策略[J].科教文汇.2008(4):28-29.

[5] 黄英.建立新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103-106.

上一篇:解析影响企业职工退休金的因素 下一篇:玫瑰线轨迹模型及其仿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