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时间:2022-06-27 09:43:11

浅谈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摘 要: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阐述了目前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镇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指标就是城镇化率,即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指标单一,但内涵丰富,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的体现,而且是经济水平、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的具体反映。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城镇化率为53.7%,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距发达国家差距较远。但我们应该对城镇化本质和内涵有个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字化不能代表成功的、健康的城镇化。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

1、城镇化发展快速稳步上升。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缓慢发展期、加速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 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亿人,城镇常住人口7.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3.7%。城镇化有了大幅度提升,由2000年的36.22%上升了17.4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1.34%。城镇化总体处于快速稳步上升阶段,预计未来将保持每年1%的速度增长。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剩余劳力的大量产生,我国人口迁移呈现出量大面广的特点,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2、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化发展齐头并举。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格利茨曾经预言:影响当今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二是美国的高科技。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是创造需求。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拉动内需的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近些年,各大中城市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注重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相对增加,这样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2013年全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推进了人口转移速度,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日益合理

我国初步形成了655个城市和2万个建制镇的框架体系格局。从宏观空间看,我国城镇空间布局的“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正在形成,这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基本相协调的东密、中散、西疏的总体态势相吻合。从微观上看,城市内部空间,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远郊县的城镇空间结构层次日益显现。

4、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当前,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住房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扩大了城镇人口容量,提高了城镇现代化水平。2010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8万平方公里,比 2000年5万平方公里增加了3.8万平方公里,年增长速度为7.6%。

二、目前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初级阶段,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城镇化依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1、城镇层级发展不协调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对城镇化本质和内涵认识不到位、不全面,重城市自身、轻区域协调,重城市建设、轻产业拉动,重扩大规模、轻有效管理等问题较为普遍。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人口涌向大中城市,掀起城市建设热潮,小城镇建设出现低估,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小城镇处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依然是发展低估,小城镇没有起到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作用。从我国城镇化的形态看,不同层级的城镇规模发展不协调。多数的城市群,如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城镇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中小城市城镇体系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吸纳人口能力还不足。而众多的小城镇规模太小,发展动力不足;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缺乏必要的过渡环节,城镇规模和层级发展表现出不协调。县域城镇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较差,综合承载能力不足,尤其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

2、城镇区域发展不协调

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明显偏低,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东部、中部、西部城镇化水平分别是62.2%、48.5%、和44.8%,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不仅仅表现地域差别,而且表现在资源不协调,在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

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到城镇土地使用者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农村耕地、宅基地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城镇规模的扩大。从前面数据分析看,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增长速度为7.6%,而城镇人口增长为1%,增长比为7.6:1。在全国由于一些地方把农田、耕地发展为各种各样二三产业,导致很多城镇,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惊人增长,人口没有得到相应增长,就出现了没有人气的空城,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并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如粮食生产安全、征地拆迁纠纷等问题。

4、城乡二元结构滞缓城镇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进城镇化,我国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城乡分割政策壁垒还没有完全打破。首先,长期以来,我国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其次,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归集体所有,具有本地户籍的农民才有使用权,且农民不能将土地自由转让,农民的土地权益无法得到实现。再是,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地改为市后,将大量周边农村划为市区,同时大中城市为了实现城市空间扩张,也将大量郊区归并为市区,但这些被划归为市区的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实现城镇化,这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是农村水平,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也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2013年我国人与户籍分离达2.89亿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仅为35.7%,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下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他们无法真正享受城镇化成果,影响了城镇化质量。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2014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这是一部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明确了未来城镇化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为今后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怎样走具有现实意义,也指明了方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实现人口城镇化

2013年11月24日在调研考察时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阐述了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转移就业,农民转变身份。换句话说,就是人的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是前提,市民化是结果,无视这个逻辑,便会在城镇化的道路上迷失。城镇化以人口为目标,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空间为提升,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将会更加注重提升产业,更加重视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既要实现由农民到城镇居民身份上的“转化”,又要实现农民从农业产业到非农产业上的“转化”,也要实现农民从分散、单一的农村生活方式到集中、多样的城市生活方式上的“转化”,还要实现农民从较低文明程度到较高文明程度市民观念上的“转化”。

2、城镇联动发展

在我国地理资源环境影响下,东部地区属于主要产业集聚区,中部地区是重要产粮区,西部地区是水资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根据这三大区域功能定位分工,东部应优化区域城市群分布,减轻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西部培育发展区域城市群,同时要严格保护耕地、水资源,加强生态和环境治理,确保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未来我国将实行大中小城镇联动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协调发展,也就是说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加快绿色城镇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主要因素。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强调的是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力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同步改善,在发展中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国家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目前,大气环境不容乐观,迅速消失的农地资源、惊人的煤电油损耗、大量的自然环境破坏等,这些都将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实施绿色建筑计划、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4、以体制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将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居住登记制度和实行身份证为唯一标识的信息管理制度;逐步消除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深化、强化生态保护,从 “土地城镇化”逐步过渡为 “人口城镇化”。

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综合来看,体现出六个新特点:

一是根本目的新―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二是基本要求新―发展模式的集约化。在内涵增长上下功夫,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基础动力新―产业支撑的高效化。四化同步,依托产业支撑推进健康的城镇化发展。四是重要任务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关系。五是条件保障新―发展环境的生态化。重视生态环境与建设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惠互利。六是必备要素新―地域文化的品牌化。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以文化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独特魅力。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较大,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方式路径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根据各自地区的特点,探索差异化发展,只要我们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上一篇:浅谈景观都市主义融入GIS 技术中应用于城市规... 下一篇:地铁大体积混凝土防水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