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27 07:29:39

推动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报刊编辑部, 青海西宁810000)

摘 要: 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各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和一股可持续发展新生力量,它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从青海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青海的文化事业,在一次又一次的强势打造中,正在西部高地上快速崛起。但是,农牧区的发展与城乡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农牧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牧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我们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十二五”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有效的文化服务渠道,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让更多的主流的健康的文化深入、影响到青海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间,使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及客观的思维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青海; 文化;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G12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05-03

文化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已然来临,而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显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着重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因而,青海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十二五”应该在推进产业文化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有效的文化服务渠道,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让更多的主流的健康的文化深入、影响到青海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间,使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及客观的思维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青海文化宣传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自然环境独特,高山大川、江河湖泊与原始森林遍布其中,世代居住在此的各个民族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民间歌舞文化异彩纷呈;民间工艺美术不拘一格;民间节庆文化丰富多彩;奇石资源种类繁多。由于青海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条件相对较差。与其他省区特别是与东部发展地区相比,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正式起步于2003年,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全省文化系统全体同仁的艰苦努力,民族文化产业依托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昆仑玉、热贡艺术、藏族织毯、民族服饰、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等为重点内容的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有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22个、文化示范园4个、文化产业示范户8家,从业人员达5517人。同时,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位,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工艺大师、民间工艺艺师156位,二级以上民间工艺师87人。据2O09年统计,各类文化产业基地、园区收入近3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3、55%;作为全省文化产业龙头的工艺美术行业销售额达10.69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

自2010年始,“大美青海”的宣传在世博会及海内外的各种活动中日渐凸显,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其中,2010年3月16日,台湾民众熟悉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台北圆山饭店深情唱响;2010年5月,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2010年6月15日,《秘境青海》现身世博,让大美青海走向世界的舞台; 2010年9月17日,“大美青海・走进山西”青海旅游文化推介会在太原隆重举办,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地理风貌和文化个性;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艺术节”,西安举办的“西部文博会”,上海举办的“旅游产品博览会”上,青海的文化推介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取得了圆满的宣传推介效果。2010年12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品牌中国年度人物暨第十一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上,大美青海品牌得到广泛赞许,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副省长王令浚当选2010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通过综合系统的大美青海宣传推介活动,使得青海从“在那遥远的地方”“锁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况到走向世界,被人们所广泛知晓;使得青海的矿产、农牧业、旅游、文化等资源从潜在的蕴藏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强省富民的现实支撑;使得青海众多颇具特色的产品从有实无名到名副其实、实至名归,成为绿色、环保、安全的代名词;使得大美青海的品牌成为推动青海探索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成功之路的载体,成为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与路径。与此同时,在省内举行的一系列大型文化旅游活动更是激情澎湃,气势宏大。2010年6月23日晚,黄河岸边,在一个情、景、乐交融的如诗意境中,“第三届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2010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在此隆重举行。这个音乐会与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音乐会所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它的演出空间从富丽堂皇的音乐厅移置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里,移置到中华母亲河――黄河的万顷碧波荡漾的地方,让曼妙的音乐和真实的河流美幻地交织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这场音乐会从创意之初,就紧紧地和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主题――水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跟土地荒漠化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无疑是青海赢得世界关注、赢得世界尊重的精神魅力所在,是新青海所反哺给世界的一种最弥足珍贵、最富创造气息、最具想像力的价值和精神财富。2010年7月24日,由文化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特别支持,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承办的第六届“艺海流金――大美青海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宁举行,100位港澳和内地文化界知名人士开启大美青海文化之旅。2010年8月6日,在昆仑山脚下的格尔木市,主题为“山地民族,原生影像,人类记忆的延续与传播”的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在市会议中心广场隆重开幕。此次山地纪录片节共征集到了511部中外纪录片工作者的优秀作品。他们用深思、动情而又感性、细腻的目光,用凝固无声的影像表达着自己的文化根基和文化皈依,用独具的慧眼呈现着山地的大美,表述着愈加厚重纯熟的文化思考。2010年8月16日,“圣殿般的雪山――献给东方最伟大的山脉昆仑山交响音乐会”隆重举行。这场献给东方最伟大的山脉昆仑山的交响音乐会,完成了世界音乐史和中国文化历程的一个创举。2010年8月22日,第三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七届民族文化旅游节在西宁市城南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期间,我省增加了群众文化活动,把来自民间的文化遗产更加广泛地展现给了民众。民族歌舞、戏曲、小品、花儿专场如同拂面春风,受到了更多群众的参与和喜爱,不仅推动了我省民族民间文化城乡互动、交流,而且充分发挥了文化服务社会、构建和谐的功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2010年8月21日,首届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国际学术论坛暨青海湟源第二届昆仑文化周在西宁开幕。2010年8月22日,由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举办的青海・湟源第二届西王母祭拜大典在西王母故里――湟源县宗家沟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及本省200多名文化界、民俗界专家以及当地群众一起参加了祭拜大典。旨使中华昆仑神话体系这棵大树根植青海,辐射神州大地。2010年,文化部在天津市举行了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授牌活动,其中青海工艺美术厂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被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获准加挂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匾。至此,我省实际上已有6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挂牌单位,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在此基础上,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我省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省金融办专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努力营造了有利于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对加快青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最好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升到发展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十二五”规划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这既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新定位,也是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我省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时期,我省文化工作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将对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才又是起决定性的竞争力,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由于历史原因,我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而且从总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还没有跳出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的圈子,高素质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人才。这成为了制约开发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发展好青海的有形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语言文化,也为了搞好青海地区的文化和开发利用,这就要求必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高追求,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服务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对文化传播人才的标准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培育和发掘一批名作家、名编导、名演员、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大力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特别是要积极发现、大胆启用文化创新人才,使之成为青海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这就要面向社会发现人才,敞开渠道吸纳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鼓励专业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牧区从事文化开发和利用工作。要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放映队、文化中心户。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帮助农牧区文化工作者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对此,也建议县乡村成立专门的文化委员会,由热心公益事业、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负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在青海文化服务队伍上,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办法,设立文化专干,保证文化服务有专人负责。

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内涵就是广覆盖、内容多、质量好、服务优。依托阵地、内容、网络三个平台,进一步发挥省市(州)县乡村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主阵地作用,大力丰富演出、展览、群体活动等文化活动内容,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使之延伸到县乡村。各市县乡村将开设文化网站,丰富网上项目,力争成为老百姓享受的文化乐园。为实现文化事业均衡发展。一要培育新型业态,大力发展以网络、信息、数字技术推动的衍生产品;二要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包括企业集团、文化产业基地和民营文化机构;三要注重市场需求,搞好项目规划,提高项目的市场针对性;四要提高发展质量,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结构与质量,不能盲目追求规模;五要完善产业政策,加大政策扶持。避免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打折的问题。此外,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城乡差距大、地区不平衡等问题,城市弱势群体和偏远地区农牧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文化投入还要兼顾城乡平衡,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理所应当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经济条件不好的地区也要统筹、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财力优先和重点扶持一部分文化事业的发展。避免农牧区文化馆(站)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乡镇文化站发挥作用不大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顺。建议将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经费、活动都直接纳入县乡村文化馆(站)管理,省、市、县文化馆负责对文化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领域,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处理好建设、使用和管理的关系,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正常运行,切实做到建成一个、用好一个、管好一个,确保各类文化设施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解决农牧区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大都兼有乡镇其他工作,而没有精力保障文化站的正常运行的问题。要注重文化投入要软硬结合的问题。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全省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由于文化事业经费基数相对较小,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我省相当有限的文化资金大都投向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人才培养等软件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文化投入需要软硬结合,提高待遇留人用人。在具体扶持方式上,要改变以往国家直接把钱全部给企业的做法,正确的扶持思路应该是首先扶持人,其次把钱投到产品的生产上去,最后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意的能力的投资上。此外,还应积极提倡发达地区和城市对欠发达地区和农牧区文化事业的“扶贫”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引进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文化事业的建设和管理。

三是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文化产业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没有实现农牧区与东西部协调发展,使民族区、名胜区、景林区、特色区等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加之我省大部地区把文化仅仅视为宣传教育工具,使得政府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限制过严,这种投资渠道单一的情况至今仍未完全改变。目前,我省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缺少企业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而且,已有的文化企业资本市场开放晚,处于探索阶段。再则,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从而造成我省“宣传力度大、产业效果小”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应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要增植大型文化服务企业政策。随着我省在2010年的强力宣传和打造,面向世界的青海已步入人们的视界,但文化产业要走向省外乃至世界,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旧理念,多维度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二是制定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般来说,文化事业部分是靠政府来投入,文化产业部分应向市场要效益。但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组织还较弱小,还亟需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在这方面,可对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实施财政优惠政策、税金减免政策、税利返还政策、差别税率政策,同时设立文化发展基金。三是市场管理政策。规范文化服务市场的政策,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一个地方的文化活动,应以自己的民族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为主体。积极探索文化致富的途径和手段,大力发展歌舞经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经济、会展经济、茶园经济等,开发、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工艺美术品和民间手工艺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潜力,通过扶持重点产业和发挥重点产业带动效应,努力在优势产业领域形成竞争力,在传统产业领域形成特色品牌,在新兴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具有青海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群。以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发展节日民俗文化。这就需要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活动、民俗工艺品、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并将它们汇聚在一起转变为旅游活动。在开发传统节日的民俗旅游源中,必须坚持“原真性”原则,保持其民族性、历史性、神秘性、周期性、传统性和参与性,因为这些正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失去它们,就意味着失去可持续发展能力,农牧区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节日资源,就可推动民俗旅游市场的发展,因为“越是民间的,就越有生命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就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去认知农牧区传统民俗节日,以人为本,文化人民;在守护中继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更加协调地发展与繁荣。

四是开辟有效的文化服务渠道。文化服务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不仅取决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能力,也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服务渠道。这些年,各地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探索了许多好的办法,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开阔思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开辟新途径、打造新平台、创造新模式,形成畅通、高效的服务网络。拓宽文化服务的渠道途径,要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化。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宽服务渠道,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群艺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广大群众开放,使其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资源共享,开展联网服务、流动服务,扩大覆盖范围,使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延伸。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基层农牧区连锁网点,推广新型配送制度,构建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作用拓宽服务渠道,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提升文化服务的品质,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农村电影放映平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用新技术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

五是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我省在城市化进程中,需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树立城市规划中的保护观念。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体现到城市规划的各层面,避免文化遗产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割裂,将保护融入城镇规划设计之中;二要历史性中小城市通过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来缓解在中小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方面过于集中的压力,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切实促进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三要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旧城镇,建设新社区。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明确城市发展方向,有历史意义的旧城镇要实施整体保护。有历史意义的旧城镇内的传统建筑重在加强日常修缮,对历史文化街区应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整治加以改善。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传统特色,也有利于维护原有社区结构,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四要重视区域文化的差异,重视文化多元的保护。保护好城镇独具的特色,才能保留住这个城镇的精神世界和灵魂;五要加强城镇考古研究工作。每一个古代城市虽然历朝历代有所变化,但是城市的基本形态和街道布局很难改变,城镇的地下遗存中蕴含着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六要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对文化遗产的维修要坚持可读性、可识别性和可逆性原则。未来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我们应该用一项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成果去填充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蓝图,使先民创造的辉煌文化遗产流传长远,让子孙享用。

参考文献:

[1] 金星华.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张景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5).

[3] 曲青山.关于加快“文化青海”建设的思考[J].2009(1).

[4] 潘振成,董振峰.依法促进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中共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报告,2010(38).

上一篇:中国特色城市运动对西部城市低碳发展的启示 下一篇:宝鸡市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