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强整体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时间:2022-06-27 05:56:4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强整体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摘 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生存质量,临床运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比较理想。以此深入探讨整体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把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等两个组别。两组的患者都接受了常规治疗以及正常护理,但试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还结合了心理干预实施整体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控制以后,还应对其实施康复性护理,并对其治疗情况加以记录与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其症状都有一定的改善,但试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其血氧浓度有明显提高,一氧化碳的浓度则出现了显著的降低。结论:整体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很好地改善这类患者的呼吸能力,减轻这一疾病对于病人的影响,进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体护理;患者;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35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这一疾病的主要特点是易出现反复发作,从而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和压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造成恶性循环,最后会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产生双重伤害。其所具有的特点就要求医护工作者不但要在生理上对病人加以治疗,而且更加需要强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上的干预,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消除病人的顾虑,增强病人治疗的自信心,强化病人的配合程度,鼓励病人家属在治疗时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怀。通过护理工作者、病人自身和家庭、社会所进行的共同干预,在最大限度上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提升病人的生存质量。笔者对本院呼吸内科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探究整体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生存质量之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了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现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为51.8岁。本研究中的30例患者全部处于稳定期,而且都排除其他各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全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诊断都符合中华医学会有关这一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即P>0.05。

1.2 方法

将3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病人都接受了常规治疗及护理之后,试验组病人以此为基础,结合心理干预的过程加强整体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工作者在其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之后,应当对其实施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能十分有效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切实降低病人的发病次数,降低患者的住院频率, 而且还能为患者及其家庭缓解经济压力,因而也就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临床意义。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加以记录与分析。

1.3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13.0软件对于数据实施统计学上的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加以表示,而组间则是运用卡方检验,而剂量资料则运用平均数标准差加以表示。两个组别在不同的时间点之间的比较运用两组多因素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即P0.05,证明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症状都有新的改善。试验组在治疗之后,其血氧浓度有明显的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其生活质量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改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的结果具备了统计学上的差异,即P

3 讨论

通过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全世界每年都会有10%左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病而导致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临床症状,大多会出现气流受限,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及气道上的高反应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治疗,护理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护理是针对COPD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不仅仅要保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所接受的护理质量,而且还应当保证其出院之后能够继续得到较好的护理指导甚至是护理者的帮助。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来说,患者所治疗的过程是在家中开展的治疗。为此,要确保患者家庭治疗具备有效性,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整体护理之关键点就是护士要全力以赴地实施积极护理。护士应当专心致志地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更加细心和耐心地与其进行交流,并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和护士之间能够彼此得到很好的信赖。如此一来,这种护理也就能够更为贴进患者的实际状况,并且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更高质量的护理。与此同时,护士们在实施整体护理之前,应当注重于首先实施评估,其后再和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出护理目标以及护理计划,其后再实施护理服务。当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观察护理的成效,从而调整护理之所需。从本研究实验的结果也可看出,实验组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在应用整体护理之后,患者整体健康分值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和对照组比较起来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当中相当常见的一种,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呼吸困难, 进而影响到其日常工作、生活,而以上这些还会反过来影响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让其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心理上的问题。我国的人口组成和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所占有的比例非常大,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如今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这样一来,整体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具备了非常积极的促进力,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这一疾病对于患者所产生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运用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之症状,改善这类患者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从而在临床上被更加广泛地运用。鉴于整体护理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这就要求有关医护人员能够拥有更加充分的护理干预知识,能够更加全面、更为系统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心理上的干预,从而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相应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除了强化心理上的干预,还应当更加积极地鼓励病人在实施治疗期间强化身体锻炼,进而提升其身体的素质。合理的有氧运动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病人改善呼吸频率,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明显地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氧浓度,进而降低其血液当中CO2的相应浓度。这对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而言具有十分积极正面的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均非常高,尤其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各类脏器通常都会产生缺血性损伤,特别是心、脑等重要部位的损伤显得更加显著。

如今,已经有医学研究表明了对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来说,实施低流量的氧气吸入,特别是开展家庭性的吸氧治疗,能够切实而有效地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各项症状。患者通过每天实施吸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心、肺等功能,对于其生活质量之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意义。虽然吸氧治疗对于病人病情的缓解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依据调查显示,超过80%的病人及其家属对于吸氧治疗过程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不够充足。绝大部分患者均未实施家庭吸氧治疗或者氧气治疗的时间不足。以上问题的产生,均要求护理工作者在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相关知识的普及。护理工作者是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触最多、最为密集的工作人员,其专业知识的储备情况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的全过程。

整体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恢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整体护理主要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早期干预。早期干预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戒烟。研究证明,任何年龄或烟龄的病人在戒烟后都可有效地减缓FEV1下降和病情发展的速度。所有吸烟者都需要得到戒烟教育和治疗。吸烟者的吸烟依赖性治疗包括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尼古丁替代疗法等。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戒烟失败者都需要得到再教育和再治疗。即使是药物戒烟, 其费用也要比治疗吸烟所致健康损害的费用省很多。若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二是心理护理。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周期非常长,期间往往容易出现反复性发作,从而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身心造成非常大的痛苦,也极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焦虑与抑郁等情绪,并且最终导致治疗的失败。有鉴于此,在心理方面开展护理也就显得极为重要。护士应当鼓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积极面对,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强化正确的疾病知识普及和教育,不断减轻患者对于疾病所具有的恐惧感,从而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三是对症护理。要劝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多喝水,并结合对其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更加积极地促进患者体内的痰液能够及时排出体外。一旦患者不容易进行排痰,清理呼吸道无效,就应当运用生理盐水加盐酸氨嗅索,从而帮助其排痰。四是加强饮食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呼吸功能的弱化,而且还往往会伴有感染等各类症状,所以,也就更加需要增强营养,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免疫力。尤其是那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其营养不良的状况显得更加普遍与严重。对于此类病人,应当指导其清淡饮食,强化营养上的供给,希望其更多地补充膳食,并且注意做到营养搭配与营养均衡。五是在睡眠方面所进行的护理。要运用正确的,切实保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得到舒适的睡眠环境,合理的温度与湿度。在医护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患者还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必要的有氧运动,必要时还可依据医嘱服用一些辅助帮助睡眠的药物。

4 结论

总的来说,强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这一疾病的恢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与实践作用。本研究证明,使用整体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成效,同时还更加有效地提升病人的生存质量,切实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于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5).

[2] 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7).

[3] 周泽云,吴红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严重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J].重庆医学,2012(22).

[4] 樊林.循证护理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22).

[5] 江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

[6] 程霞.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3(24).

上一篇:大断面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下一篇: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