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课程作业布置形式改革探讨

时间:2022-06-27 05:17:15

高等院校课程作业布置形式改革探讨

摘 要: 作者针对当前课程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师要重视课程作业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与亲身经历,提出了分组式课程作业形式的改革特点与优点,以期为高等院校课程作业布置形式的变革提供新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高等院校课程作业 作业布置形式 分组式课程作业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老师要做两件事,一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是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不论是中小学教学还是高等教育教学,老师的责任根本上就是基于这两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应用,课程作业的布置是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课程作业也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的高校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认真地思考过它的功能与作用,在布置作业时,还是延续着中小学作业的布置形式,出几个简单的问答题、思考题或给出一个固定的题目,同学们只要翻书就能找到一大段答案,抄到作业本上就算完成。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在大学里并不占少数,其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因此,研究高校课程作业布置的优化形式,让课程作业起到应用知识的良好效果,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当前高校课程作业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作业的形式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课程作业就是几道问答题,或者简答题,或者拟定好的选题范围,这样的课程作业机械呆板,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拓展,课程作业完全成为教学常规任务的硬性指标。

2.教师对课程作业的指导不够,作业的评价没有直接与学生沟通。

课程作业一般在课后完成,教师对课程作业的评价也在课后,课堂时间多用于新知识的讲解,没有合理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作业指导沟通,多数情况是,老师在作业本上打分后,就视为作业的完成。因此,课程作业练习和实践的质量不高,无法完成发展学生课程能力的初衷。

3.课程作业评价不规范,评价标准混乱。

由于课程作业一般没有既定的标准,教师对课程作业的主观认可或态度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观依据,许多教师往往无法或不愿清楚地解释自己的评价过程。学生对课程作业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不清楚,教师也没有对学生提出全面的质量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没有提出明确、严格的惩罚措施。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更容易持有不认真的态度。

4.教师对课程作业不太重视,没有合理利用课程作业的功能。

教师对课程作业的功能认识肤浅,不明确,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课程作业的巩固知识作用方面,尤其是在大学阶段,课程作业发展到了走形式,走过场,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课程作业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课程作业变成课程中可有可无的成分,完全无法实现课程作业设置的初衷。

二、认识高校课程作用的重要功能

1.通过课程作业考查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教师的教学水平。

把作业作为巩固教学的手段,遵循遗忘规律,对课堂作业要做到及时布置,及时批改,通过作业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同时通过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自我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对反馈信息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有效地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课堂作业的布置与实施,应该是一个学生思考、动手、分析、创造和应用知识的综合过程,是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不单纯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要运用学习获得的知识指导生活,指导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的能力。

完成课程作业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评述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及计算、论证、撰写短文等作业形式进行训练,可以较好地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课程作业对于展现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课程成绩的等级划分和判明是否通过该课程以进入下一学习环节有着重要意义。

4.通过课程作业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有研究表明,学生对某个学科的成功兴趣和信心的作用不可小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完成了一个作业,成绩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从精神层面来讲,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肯定与鼓励,会影响今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在课程作业的辅导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交流、指导,也能增进教师的亲和力,进而促进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小组式分工合作的课程作业形式探讨

1.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作业形式的特点。

与以往传统的每个学生为单位独自完成作业不同,分组课程作业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将整个班级划分成以5―6人为单位的作业小组,并各自选出一个组长,主要作为老师与学生信息的传递者。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将作业分为个人独立完成与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两部分,并设置特定的评分机制,个人作业的评分由小组内成员评分与教师评分两部分组成,组作业的评分由其它小组共同评判给分,教师将作业评分的依据详细地列出来,比如教师对一篇调查报告的评价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否进行了明确合理的阐述,②研究方法是否得当,③结果论述是否充分,④订立的标题是否合理,⑤是否与教师制订的指导原则相符等,不同的评分项等,每项都设置5―1分不等,每项最优秀的给5分,需要提高的给1分。同样学生评价参照教师制订的标准,给出自己认为的合理分值。

2.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作业布置形式的优点。

(1)分组形式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的学习交流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学习方法或研究方法的交流、探讨、提问、解答等沟通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通过分组,同学之间的交流就变得团结紧密起来,在群体效应里,学习认真、刻苦专研、思维开阔的同学就会起到一个模范表率的作用,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的气氛就会变得浓烈,对部分学习落后的同学会起到促进与激励的作用。

(2)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我认识与提高

学生在对别人作评价时,要参照教师给定的评分的依据,这是阅读、检查、评判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思考、思维、借鉴和学习的过程。通过给别人作评价,可以对比自己对事物问题的看法,借鉴别人的考虑问题的思路,也可以指出对方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些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与认识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3)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由于分组形式的课堂作业存在组作业任务,因而每个人都要学会跟别人合作。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作业完成好,如果因为某个成员的懒惰不认真而使整个小组作业的评定成绩受到影响,那么该成员在集体中的地位也会随着大家的不认可变得很被动,这是督促每个成员认真完成作业的一种压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团结合作的认识。

(4)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与传统的课程作业形式相比,分小组完成作业、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和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作业的评价等形式,都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新鲜感。同时这样的改革,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交流平台。在小组式课程作业的形式中,并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独立性割裂开来,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课程作业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实践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一直是我国教育高校认真考虑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课程作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组式课程作业的形式是借鉴国外高校的作业布置形式而提出的改革探讨,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一种课程作业形式。这是一种新的课程作业形式的尝试,也是我认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

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改进教学仍然是一线教师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胡锋吉,季旭峰.高校学生课程作业评价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1):34-38.

[2]宿恩明,温和,金锦花.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作业改革创新[J].职业技术,2008,(9):22.

[3]都沙,周瑜,祝晓宏.重庆市高校学生作业现状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31-135.

[4]高光锐,陈Z.高校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原因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131-132.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流程化管理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人性透视与道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