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职校生的赏识教育

时间:2022-06-26 08:10:23

浅谈对职校生的赏识教育

摘 要:从现今职校生自身特点及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情况来看,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教育手段对职校生而言是极为有效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职校生的活力,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独立性和耐挫力。从分析当前职校生的特点及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着手,阐述对职校生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的操作策略,目的在于让教师利用赏识教育,使每一位职校生提高思想觉悟,成长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赏识教育;职校生;教育方式

所谓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捕捉、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不断地赞扬、鼓励,使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善于引导、先扬后抑,使其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醒悟,从内心产生一种改正错误、要求进步的愿望的一种教育方法。那么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又该如何真正做到赏识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调整心态,宽容对待每位学生

心态,在赏识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怎样去理解赏识教育,要想在实践中产生效果,首先就是要调整好我们自身的心态。职校生中大多数在很多方面表现相对较差,教师长期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会慢慢失去耐心,会不停地埋怨,对学生觉得根本无法赏识,有的只是一味地训斥,甚至是挖苦。而这样往往只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封闭自己,更不愿与老师沟通。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调整好自身心态,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出现的错误有足够的耐心,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换取他们的信任,学生自会放下心理包袱,向我们敞开心扉。

二、了解学生,找准教育突破口

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教育突破口,给予恰当的表扬、鼓励。职校学生素质不一,性格差异较大,教师对他们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只要多和学生接触,多了解其喜好,正确利用和发挥其特长,给其表现的机会,使其尝到成功的甜头,他们就会自觉发生转变。

我们班上有一位学生叫蒋梦成,在高一时他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加理会,常有迟到、穿拖鞋等违规行为,导致我们班“文明班级”获得次数很少,同学们对他都有点想法。我屡次找他谈话,收效甚微。后来,我试着从其他同学那慢慢了解他,并且课后特别地留意了一下他的表现。原来,蒋梦成因为成绩不好,人又长得肥胖,有许多同学便给他起绰号,说他是大笨猪,他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通过违反纪律使班里得不到文明班级来报复同学。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一进办公室,就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等着挨批,我和气地对他说:“坐下来,老师有话对你说。”他一脸疑惑地坐了下来。“老师虽然当了你一年的班主任,但对你还不是很了解。你能告诉老师你身上有什么优点吗?”“优点?我哪有优点,我身上全是缺点!”“怎么会呢?我觉得你身上的优点挺多的:值日生朱静个子矮,你就帮她擦黑板;大扫除时,你一人提的水比两个同学一起抬的还多……很多同学都觉得你挺可爱的,所以有时会笑称你为猪猪……”我把我开学以来挖掘到的闪光点都一一列了出来。听着听着,蒋梦成的眼神从疑惑变为感动,竟然哭了起来:“老师,我以为你和同学们都恨死我了……”我鼓励他别灰心丧气,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改变同学们的看法。他连连称是,决心从此改正错误。

三、把握时机,及时进行赏识教育

教育良机稍纵即逝,因此应及时发现和把握。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在运动会、劳动、观看电影等非严肃场所进行情感交流;学生违纪后稍有认识时也是一次教育良机。我曾教过一位女学生,她成绩不错,但性格极为内向,从不愿与他人交流。有一次,学生向我反映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她在小卖部偷东西被抓到,很多同学都知道这件事。当我把她找来,她就哭了,一个劲地求我不要告诉她家人,说她知道自己错了。我说:“你知道这多伤老师的心吗?像你这样的学生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你给老师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其实她每看到想要的东西,心里就特别想得到,但是又没有钱,于是控制不住自己就会干出这样的事,过后也非常后悔、羞愧,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我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12岁的美国少年,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玻璃价值12美元。孩子的父亲说:“既然是你踢碎的,你就赔,你没有钱,我借你,一年后还给我。”在一年时间里,这个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擦皮鞋、送报纸,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说:“正是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对于她的交代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她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要以行动来改正。针对她的情况,我建议她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并决定让她当生活委员的助手,班上的收入与开支由他们共同管理。一段时间下来,他们账目清楚,收支分毫不差,她也再次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

四、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实践证明,针对现代职校生来说赏识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打开这扇窗,我们就会感到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它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是非常有用的,值得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推广运用。希望我们的职校生能在赏识教育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

[2]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安徽大学出版社.

[3]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新课改后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应如何有效转... 下一篇:谈谈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