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生活情景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时间:2022-06-26 04:18:17

突出生活情景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摘要: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空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行观察并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中,使学生们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情景导入;物理问题;融汇整合;

一、以生活情景的导入,引出物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只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物理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从中引出物理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压强”时,首先让学生上台表演钉钉子:一枚是尖的,另一枚是钝的,让其分别用锤子钉入木头里,尔后让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接着引导每一位学生利用自己已削好的铅笔或圆珠笔,分别用两手指面用力压住其两端,体验一下两手指的感受,由此生活情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纷纷提出各种物理问题:为什么尖端的钉子更容易钉进去?钝的不容易且更要用力?与铅笔两端接触的手指,尖端痛而平端不痛?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情景之中,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软尺;学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蚯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进行了探究:当给它加上1.5V的电压时,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奋力挣扎,从瓶内跳出瓶外。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蚯蚓被电为两截;有同学在测量“2.4V、0.5A”的小灯泡的功率,并研究其发光情况;有同学在学习蒸发的知识时,不厌其烦地座在桌旁观察相同的两滴水(其中一滴水滩开),进行聚精会神地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蒸发的因素;……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琐事进行探究的事例屡见不鲜。

二、高中物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汇整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学习物理知识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几门学科有联系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因此笔者尽可能挖掘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如讲浮力时,与高中语文《死海不死》相联系,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利用浮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死海淹不死战俘的原因,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如让学生回忆语文《回声》的大意,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指出课文只是粗略地描述了声现象,通过本章的学习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现象,很自然地引出声音的知识,并由回音室、回音壁、天台等能产生奇特的声现象,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讲到光的直线传播时,与《影子的故事》结合起来,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了物理知识。

三、高中物理课堂渗透物理学家故事,激发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

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正如马克思说的:“科学就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结束语,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持之以恒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景中体验物理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文质.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

[2] 王晨,李昌宇. 还物理于生活.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6,8

[3] 索桂芳.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研究.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 9

[4] 冯建军. 让教育与生命同行. 人民教育. 2006,9

上一篇:让高中物理课堂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动力源 下一篇:打造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