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26 03:51:35

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0号在淮安市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在淮安市的推广提供经验。

关键词 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0号;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050-01

秦优10号系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配制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油2006003),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1-3]。该品种是近几年来淮安市油菜种植上苗头较好的品种,通过几年的种植推广,目前全市种植面积4 000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20%左右,从2006年引进种植以来,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和丰产性。

1 种植表现

该品种为甘蓝型双低油菜半冬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市县种植全生育期约230 d,熟期与秦优7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片大、较薄,生长势强,春发快,茎杆粗壮。株高170~180 cm,分枝部位40 cm左右,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10~12个,二次有效分枝7~9个,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400~500个,每角粒数20~25粒,千粒重3.5 g,籽粒黑色,成熟时色泽黄亮,品质优良。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平均芥酸含量0.24%,硫甙含量28.56 μmoL/g,含油量42.76%,属双低优质杂交油菜[4]。2006年秋,淮安市引进种植200 hm2,通过优化栽培,平均产量3 075 kg/hm2,高产田块达3 750 kg/hm2,2007年秋,平均产量2 880 kg/hm2,比秦优7号增产12%,表现为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

2 高产栽培技术

淮安地区地处种植油菜的北沿,每年冬天冻害普度发生,培育壮苗是菜苗安全越冬的基本条件,也是油菜丰产的基础。

2.1 直播定苗

9月底至10月初大田施45%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硼砂7.5~15.0 kg/hm2,结合耕翻施入土中,开沟做畦,畦面呈龟背式,宽度3.0~4.5 m均可,开好内外“三沟”,达到旱能抗、涝能降的要求。用种量为4.5 kg/hm2左右,要保证适宜的墒情,确保一播全苗,要及时间苗,分2次进行,第1次于2片真叶时梳理窝堆苗、拥挤苗、密集苗,第2次在4~5片真叶时按留苗20株/m2左右,均匀分布,去坏苗留好苗、去弱苗留壮苗,干旱时要浇水补墒增墒[5]。

2.2 育苗移栽

2.2.1 育苗。9月上旬选择最近1~2年内未栽种过十字花科作物、附近靠近水源、能排能浇、管理方便的田块作为油菜的苗床,按大田1/5留足苗床,做成1.3 m宽的畦面,畦沟宽30 cm,苗床施腐熟农家肥30~45 t/hm2、高浓度复合肥(15-15-15)750 kg/hm2,撒施后浅旋入土。9月中旬,苗床用油菜种子6.0~7.5 kg/hm2均匀撒播。若遇旱,播种的前一天浇水,第2天浅旋耕后播种。播后浅盖籽,深度0.5~1.0 cm,确保一播全苗。出苗后及时拔去堆子苗,达到苗不挤苗;1片真叶时保持苗距3.0~6.5 cm,达到叶不搭叶。三叶期定苗,苗距8.0~9.5 cm,留苗110~130株/m2。三叶期苗床用15%多效唑750~1 200 g/hm2对水750 kg喷雾。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及蚜虫等。移栽前5~7 d,苗床用碳酸氢铵120~150 kg/hm2作送嫁肥。移栽的前一天浇足起身水。

2.2.2 移栽。10月上中旬大田施农家肥22.5 t/hm2和含硫、硼高浓度复合肥750 kg/hm2,结合耕翻施入土中。若复合肥中不含硼,则施硼砂7.5~15.0 kg/hm2。开沟做畦,畦面呈龟背式,宽度3.0~4.5 m均可。开好内外三沟,达到旱能抗、涝能降的要求。10月中下旬,苗龄30~35 d,苗高20 cm左右时移栽,行距40 cm,株距18.5 cm,确保实栽12.0万~13.5万株/hm2。大小苗需要分开移栽。栽时浇足活棵水,清理好内外三沟。

2.3 大田管理

淮安地区每年种植移栽期间不利天气较多,在11月上旬应注意及时地查苗补缺,确保种植密度。11月10—15日前后,用15%多效唑750~1 200 g/hm2对水600~750 kg喷雾,11月中旬施碳酸氢铵75~150 kg/hm2促小苗、捉黄塘,促进平衡生长。12月中下旬施农家肥15 t/hm2或尿素12.5~150.0 kg/hm2,春后施尿素150.0~187.5 kg/hm2,开花前施尿素45 kg/hm2左右。在冬前开沟的基础上,春后要及时清理三沟,保持排灌畅通,防止雨后受渍,以利根系生长。移栽成活后或直播定苗后,要抓紧晴天中耕松土,以利降湿、通气、增温,增强土壤供肥能力,促进根系发展。中耕时,行间深,根旁浅,并进行除草和培土壅蔸,增强抗寒防倒能力,增强根颈不定根的发生。一般可中耕培土2~3次[6]。由于淮安市越冬期油菜冻害较易发生,所以越冬期间注意培土壅根,覆盖稻草防冻。

2.4 病虫草害防治

淮安市油菜主要病虫害为“两病一虫”,分别为病毒病、菌核病、蚜虫,应注意及时防治。菌核病可选用菌核净、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或复配剂之一于初花期至盛花期用药防治,发病重的用药2~3次,时间间隔为7~10 d,用药时可结合加入叶面肥,防早衰。油菜田可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春后也可用化学方法防治杂草。

2.5 适期收获

油菜终花后25~30 d、全田有2/3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中部角果的种子呈该品种固有色泽时,抢晴天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3 参考文献

[1] 周宇,车艳波,程枫叶.沿海旱作地区双低油菜秦优10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72-73.

[2] 吴文花,胡锡国,李斌.秦优10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5):132-133.

[3] 唐永晖,滕振勇,陆佩兰.油菜新品种“秦优10号”引进试种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11(1):39-41.

[4] 张存銮,张丽林.高产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0号”[J].上海农业科技,2009(6):81.

[5] 李英,陈进,谌国鹏.双低油菜秦优10号试验示范及栽培技术要点[J].汉中科技,2009(6):21-22.

[6] 蔡琴.秦优10号油菜优化栽培及需注意问题的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9(4):235-236.

上一篇:现代网络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低山丘陵区玉米覆膜增产配套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