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研究

时间:2022-06-26 03:12:49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建筑业也不例外,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造价管理为三大管理之一,尽管我国造价管理体系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完善,计价模式和工具都得到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BIM技术的出现很好解决现阶段造价管理中横向信息流失,纵向交流的障碍,使工程造价更准确与方便。

关键字:建筑信息模型;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成本目标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与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共同形成工程建设的评价控制体系,是评价项目成败的关键指标。尽管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但建设周期长、参与方众多等因素,以及单体建筑项目投资额越来越大、结构造型越来越复杂,使得项目决策者以及参与方不得不从项目总目标出发,重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经验的沉淀与共享,以便于更好解决实际问题,如成本超支等。

2002年,BIM被正式提出以来,一直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开始在工程建设行业被广泛使用,并被公认为继CAD技术之后建筑业的第二次科技革命[1]。相比传统建筑设计来说,BIM模型是创建、管理建筑信息的过程,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建筑信息数据库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模型化的技术,是包含各种信息的、参数化的模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研究。

1、传统造价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过造价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完成从手工计算向计算机软件计算的过程,但是在传统造价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就是依旧普遍存在问题。

1.1.造价管理与市场联系不紧密

目前,国内各界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由各地区主管部门统一采用单价法编制工程预算定额施行价格管理(地区平均成本价),与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价格、将指导价和指定价相结合,定期不定期公布指导性系数,再由各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据此编制、审查、确定工程造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1.2造价数据更新不及时

我们都知道:往往工程现场的设计变更、签证索赔比比皆是,还有材料价格的波动也非常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对工程造价的量和价及时做出调整。传统方法是靠手工先在图纸上确定位置,然后计算设计变更引起的量的增减情况。同时,还要调整与之相关联的构件。这样的过程不仅缓慢,耗费时间长,而且可靠性也难以保证。加之变更的内容没有位置信息和历史数据,今后查询也非常麻烦。这也是目前造价管理碰到的局限。

1.3多次性计价很难做到

建设工程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因此,工程造价要按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在相应的阶段进行多次性计价。以保证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科学性。虽然多次性计价能够保证工程造价水平逐渐深化、逐渐细化和逐渐接近实际造价,但是也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负担,造成现实中很多施工企业只注重项目一头一尾两个价格,对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完全放弃。所以往往项目做完了才发现实际成本与之前的预算出入很大,这个时候再采取行动已经来不及了。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预算超支的现象也十分普遍。首先是没有能力做准确的估算;其次,缺乏可靠的成本数据也是造成成本超支的重要原因[2]。

2、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优势

BIM 技术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信息化方面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提升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乃至改进整个造价行业的管理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2.1提高算量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工程量计算是编制工程预算的基础,相比与传统方法的手工计算,BIM 的自动算量功能可以使工程量计算工作摆脱人为因素的影响,得到更加客观的数据。利用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实体减扣计算,对于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构件都可以同样准确计算[3]。同时,基于 BIM 的自动化算量方法将造价工程师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造价工程师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如询价、评估风险等,并可以利用节约的时间编制更精确的预算。

2.2合理安排资源,做好实施过程成本控制

计划是成功的一半,能够顺利按照计划实施就是成功的另一半。利用 BIM 模型提供的数据基础可以合理安排资金计划、人工计划、材料计划和机械台班的使用计划。在 BIM 模型所获得的工程量上赋予时间信息,我们就可以得到任意时间段的工程量,进而得到任意时间短的工程造价,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资金计划。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任意时间段的工程量,分析出所需要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合理安排工作。

2.3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在现实中频繁发生,传统的方法又无法很好的应对。首先,我们可以利用 BIM 技术的模型碰撞检查工具尽可能的减少变更的发生。同时,当变更发生时,利用 BIM 模型可以把设计变更内容关联到模型中,只要把模型稍加调整,相关的工程量变化就会自动反映出来,不需要重复的计算。甚至我们可以把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化直接反馈给设计师,使他们清楚的了解设计方案的变化对工程造价产生了哪些影响[4]。

2.4有利于工程造价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成本控制。而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工程项目的多算对比。三个维度,即:时间、工序、区域(空间位置)维度。这就要求能够快速高效的拆分、汇总实物量和造价的预算数据,以往的手工预算是无法支撑这样巨大的工作量的。基于 BIM 模型可以实现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因为 BIM 模型可以赋予工程构件时间信息,工序信息,区域位置信息等[5]。在数据库支撑下,可准确快速实现任意条件的统计和拆分,保证了短周期、多维度成本分析的需要。

3、结论

通过对传统造价与基于BIM的造价管理分析,BIM技术的应用将是势不可挡的,能很好解决在现有工程造价的大部分弊端。BIM技术应用于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将为建筑业成本控制理论带来革命性变化。微观方面,BIM在造价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快速、准确地处理工程量信息,改变传统思维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宏观方面,基于BIM技术的BLM彻底打破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横向、纵向信息共享与协同的壁垒,促使工程造价管理进入实时、动态、准确分析时代。BIM的应用,提高了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对成本控制的能力,也同时为各方节约了成本。相信BIM的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普及,广泛应用于工程造价当中。

参考文献:

[1] 何关培等. 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张建平.BIM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施工技术.2011,2:15-18.

[3] 马智亮.BIM 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和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10(4).

[4] 王青薇,张建平.基于 BIM 的工程投资控制研究[J].工业建筑,2011,(41):1016-1019

[5] 王友群.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2.

上一篇:公共建筑物院落的空间重塑探析 下一篇:沈阳下深沟地铁基坑变形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