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

时间:2022-06-06 12:20:21

浅析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

【摘要】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普遍是把重点放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而对前期工程造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及政策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合理控制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前期造价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工作,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和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其中投资估算是形成工程造价的源头,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又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载体,这有助于安排好固定资产投资长远规划,取得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统计资料显示,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25%。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建设项目决策阶段。

1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决策失误易造成投资浪费

目前一些建设单位由于经验不足,委托设计单位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而一些设计单位为了接到该项目的设计业务,取得经济利益,并没有遵循科学的原则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是套用其它类似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根本没有针对该项目的特点;更有甚者,为了该项目的设计业务,将不可行结论改为可行。

正确的决策是项目开始建设的前提,是合理确定与控制造价的依据,而许多投资建设者都容易忽略这一点。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完成市场研究以后,往往没有结合项目的自身特点和其它实际情况,就轻易地做出了选择。甚至有的为了缩短建设周期和减少贷款利息,在没有方案设计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到施工图设计阶段,造成一边做方案设计变更一边跟着施工图设计变更,这些往往没有减少工程造价,反而会带来不少的消极作用,减少经济效益,得不偿失。

1.2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阶段投资指标管理系统还不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工程建设前期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加上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科学的、可靠的投资指标管理系统还有待完善,致使“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影响了投资环境和投资效益,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工程在决策阶段缺乏科学的论证,把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导致经济损失。

1.3偏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忽视前期造价控制

目前在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施工前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工作,而把控制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的现象,这就是本末倒置。施工图纸一完,构成工程造价的“量”就基本固定了,在施工中就不可能改变了,其工程造价也就没有很大降低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不够严谨深入,没有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就仓促上马,使实施的某些技术方案缺乏科学论证,漏项严重,致使项目开工前工程造价失控。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人们把审核工程预结算当成了建设造价管理的重点,虽然这样也能把高估冒算的造价降下来,但只是亡羊补牢,算不上真正的降低工程造价。

1.4对影响前期工程造价的因素考虑不周全、不详细

影响建设工程前期的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对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生产工艺和平面布置的确定、设备的选用、资金的筹集以及投资估算的编制等。在投资决策阶段,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考虑不周全、不详细,以至于前期失误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某办公综合体,设计时就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停车位,加上对深基坑的成本费用缺乏认识对其不够重示,造成了将已施工的3层深的基坑加深到4层,额外增加措施费用就达1200万。

2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2.1充分意识到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做出正确决策

项目建议书是列入我国基建程序的项目前期工作起点,它是对项目的主要方面进行初级研究,做出初步判断,以满足投资项目立项的需要。由此可见,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依据,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合理控制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建设单位必须给予可行性研究高度的重视,要积极参与其中,科学理智决策。从造价管理的角度来讲,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认真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如果估算的造价超过了开发商拟投入的资金总额,就应考虑调整规模或标准。投资估算还要参考类似工程,同时结合拟建项目的建设地点、交通状况等情况进行编制。此阶段的投资估算作为今后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限额,原则上不应突破。

2.2技术与经济密切配合,合理控制造价

经济人员与技术人员要密切配合,设计产品方案最优化,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都有合理的造价控制。技术人员要加强经济意识,主动地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创造有利条件,经济技术人员也要能动地作用于设计,客观地确定、控制工程造价和对投资进行分解。在设计工作的各阶段,让建经专业人员参加意见,对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2.3充分应用价值工程,主动控制前期工程造价

为尽可能地减少甚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就必须立足于主动地采取控制措施,实施主动控制。也就是说,工程前期造价控制不仅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的控制前期造价,更重要的是能够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的控制项目前期造价。

国外一些实际工程经验表明,在前期决策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25%~40%,而在工程建设其他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却难以达到如此好的效果。

2.4充分考虑影响工程前期造价的因素,选择最优方案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地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然后确定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合理地选择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再以先进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来确定生产工艺和平面布置;精选有效的设备,再就是进行资金凑集,最后进行投资预算编制得出最优方案。

2.5改变设计费用的计取方法

改变设计费用计取方法,采取有关措施把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并设立奖惩制度,以增加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压力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我国现行的设计取费按标准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使得造价越高,收费也越多。这样的取费办法,难以使设计者主动地降低造价、节约投资,更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因此,应把设计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在原设计费的基础上,对因设计而节约的投资,按节约部分给予提成奖励;因设计变更增加投资也按增加部分扣除一定比例的设计费。对因设计问题造成工程浪费,延误工期,超出投资限额及其它损失,由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按合同承担经济责任,实行优质优价的计费办法有利于激励设计人员精益求精地进行设计,加强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时刻考虑如何降低造价,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3结语

由此可见,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要真正控制建设项目总投资,就得从“源头”抓起,转变观念坚决地把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施工前的决策阶段上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深入进行可行性研究,避免决策失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从被动反映工程造价结果,转向能动影响项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创造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1] 赵侠.论建设项目前期的工程造价合理确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4).

[2] 崔平.浅析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3).

[3] 柳琼.浅淡前期工程造价控制及有利途径[J].建材与装饰,2007,(7).

[4] 武晋生.浅谈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8,(36).

[5] 赵长安,刘凡.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与控制[J].陕西建筑,2008,(8).

[6] 冯超.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分析和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2009,(9).

上一篇:论述后浇带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措施 下一篇:北京市周边农村集体土地开发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