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体会

时间:2022-06-26 12:58:18

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体会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14-01

【摘要】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61例应用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1例患者中,其中发现阳性病变共计46例,阳性率为75.4%。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安全,灵敏度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胶囊内镜;小肠疾病;诊断价值

小肠是全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同时也是消化道诊断最困难一段。对于腹痛,慢性腹泻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一部份患者通过胃镜,结肠镜检查后常可明确诊断,但有部份患者诊断不明。随着电子小肠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小肠作为消化道盲区疾病的诊断有了极大提高,但小肠镜在检查时患者非常痛苦,且易引起肠道损伤,并且推进式小肠镜无法一次性对整个小肠进行检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小肠病变发现率,2001年以色列研发出第一台胶囊内镜,胶囊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对小肠的检查不再痛苦、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从而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61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院内镜中心共对61例可疑小肠疾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61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3例,年龄在33-82岁之间,其中21例患者因反复消化道出血,黑便及便血等,28例患者因反复腹痛,2例患者不明原因长期贫血,10例患者因反复腹泻大便稀溏,所有患者术前均已行胃镜、结肠镜及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胃、结肠、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及腹腔内其他疾患后进行。而贫血患者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后进行该项检查。

1.2 方法

1.2.1 器械: 胶囊内镜采用重庆金山科技OMOM胶囊内镜,胶囊为2008版新型胶囊,清晰度高。1.2.2操作方法:患者检查前经甘露醇250-500ML清洁肠道,检查当日禁食,提前10分钟口服二甲基硅油10ml消泡,穿戴好接收背心,启动程序,激活胶囊,随即口服胶囊,开始检查。密切观察胶囊是否进入小肠。为保证胶囊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对小肠的检查,如果150分钟后胶囊未能自行进入小肠,则需经胃镜辅助将胶囊送入小肠,待胶囊进入小肠后,患者可穿着接收背心离开医院,待闪烁灯熄灭后,送回背心交与工作人员,将图片从数据盒中下载入电脑,检查医生(我院阅片医生要求有5年以上消化内镜检查经验)再通过电脑将图片逐一进行阅读、筛选。检查完毕后,患者可正常进食,并嘱患者密切观察大便,胶囊是否排出。

2 结果

该组61例患者中,其中6例患者胶囊未能自行进入小肠,经胃镜辅助送入小肠,占9.8%,其中1例患者胶囊滞留于食道,经胃镜辅助送入十二指肠,后经检查发现该患者食管腔、胃腔、小肠腔腔体均增大,蠕动减慢致胶囊因电池耗尽而未能进入结肠(原因不详),小肠粘膜见散在不规则糜烂伴浅溃疡形成,病灶间粘膜正常。仅1例患者胶囊滞留于胃腔,经胃镜辅助送入时发现十二指肠球腔狭窄致胶囊不能通过,检查失败,检查成功率占98.36%。其余患者分别于27分钟-134分钟内进入小肠,平均约97分钟进入小肠,所有患者均顺利将胶囊排出,排出时间约为24至72小时,平均约25小时,无一例发生胶囊滞留,无任何不良反应。其中,2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小肠粘膜糜烂4例,占19%,1例患者回肠一约0.8x0.8cm大小粘膜隆起,顶端凹陷糜烂(因该患者为82岁高龄,病员及其亲属放弃进一步行小肠镜检查,故病灶性质不详。),血管畸形11例,占52.4%,2例患者小肠多发溃疡,占9.5%, 3例正常,其阳性率达85.71%,稍低于小肠镜检出率96.2%。28例腹痛患者中,小肠溃疡16例,占57.1%,其中一例疑为克隆氏病,但后经小肠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重度炎性溃疡,糜烂2例,1例患者小肠散在针尖样陈旧性出血点,1例患者小肠蛔虫症,8例患者小肠粘膜正常,阳性率达71.43%。高于小肠镜检出率67.9%。2例患者不明原因贫血,其中1例小肠钩虫症,1例小肠粘膜溃疡。10例大便稀溏患者中,其中8例伴有腹痛,检查结果提示4例小肠糜烂,占40%,2例小肠蠕动较快,其中胶囊在小肠分别仅4分钟14秒及14分26秒,就已到达结肠,阳性率达60%,稍低于小肠镜检出率67.9%,,而其余4例患者小肠粘膜正常。

3 讨论

在临床上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泻病人非常多见,多数患者通过胃镜,结肠镜及腹部超声等检查就能明确诊断。但对于小肠疾病的患者来说,小肠镜检查部分患者可发现病变,但小肠镜在检查时患者非常痛苦,并易引起肠道损伤。而且推进式小肠镜无法一次性对整个小肠进行检查。为了提高小肠疾病诊断准确率,胶囊内镜检查目前成为大型医院及部分市级医院研究的热点。

胶囊内镜检查具有痛苦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在应用此项检查时一定要掌握好其适应症及禁忌症,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率,又不至于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部分患者因惧怕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的痛苦而直接要求行胶囊内镜检查,当面临此类情况时应向患者告之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症,避免造成浪费患者的资金又无法诊断疾病的局面。胶囊内镜适应症:1.经胃镜、结肠镜检查等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2.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3.缺铁性贫血4.肠道营养吸收不良5.肠易激综合症6.小肠肿瘤(良性、恶性类癌瘤),肠息肉7、无法解释的怀疑为肠源性腹痛、腹泻。8血管畸形(avm、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瘤)。9.NSAID所致肠道疾病。10.了解克罗恩病及乳糜泻累及范围,观察手术吻合口情况。11.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本组患者61例,其中46例发现病变,以小肠溃疡、糜烂、血管畸形及小肠寄生虫为主,阳性率达75.4%,高于小肠镜诊断率68.5%。2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现以血管畸形病变为主,另外有小肠粘膜糜烂,小肠多发溃疡等病变,有3例患者未发现异常。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出血患者中其阳性率达85.71%。28例腹痛患者中,小肠溃疡16例(其中1例疑为克隆氏病,但后经小肠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重度炎性溃疡),糜烂2例,小肠散在针尖样陈旧性出血点1例,小肠蛔虫症1例,其余正常,阳性率达71.43%。2例患者不明原因贫血,其中1例小肠钩虫症,1例小肠粘膜溃疡。10例大便稀溏患者中,小肠糜烂4例,占40%,2例小肠蠕动较快,其中胶囊在小肠分别仅4分钟14秒及14分26秒,就已到达结肠未发现异常,而其余4例患者小肠粘膜正常。

胶囊内镜检查禁忌症:包括:1.有严重的吞咽困难者,有明显消化道动力异常者(主要是排空延迟和无蠕动者)和不完全性及完全性梗阻者,消化道狭窄、穿孔、肠瘘及消化道大憩室的病人。2.起搏或除颤器安置者;3。检查不合作者;4.无手术条件者及拒绝接受任何外科手术;5、某些特殊药物使用者,如解痉剂、尼古丁类、降血糖药物等,在检查期间应暂停或调整药物使用时间。6、孕妇及幼儿。7、糖尿病胃轻瘫病人

胶囊内镜并发症:胶囊内镜检查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胶囊排除延迟,而最严重的并发症则是诱发进行性肠梗阻。小肠的解剖结构异常,尤其是小肠通畅度异常是胶囊内镜检查并发症(排出障碍及排出延迟)的重要诱因。本组仅1例患者胶囊滞留于胃腔,经胃镜辅助送入时发现十二指肠球腔狭窄致胶囊不能通过,检查失败。本组其余患者无肠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检查中注意事项及体会:检查前12小时、检查开始后4小时内应严格禁食,检查全过程中禁烟,腹部毛发浓密者检查前需剔除,检查期间及胶囊排出体外前远离MRI检查仪同时胶囊内镜检查者避免互相靠近,检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异常者尽量应在医院内完成检查,必要时医护人员可通过相应手段了解胶囊工作状态及位置,工作人员应尽量在光线偏暗的环境中分析、解读图像。另外,在清洁肠道过程中,我院开始用50%硫酸镁100ML口服后,并间断饮水4000ml左右,但发现该方法准备肠道清洁度较差,粪水较多潴留于肠腔,影响视野。后改为甘露醇250-500ml口服,肠道清洁度得以较大改善。检查完毕后,患者可正常进食,对胃肠道干扰降到最低。术后嘱患者密切观察大便,胶囊是否排出。对于肠道有狭窄的患者可能存在排出困难,甚至引起肠道梗阻必要时需开腹手术治疗。肠道有巨大憩窒的患者在内镜排出时可能掉进憩窒内无法排出甚至引起穿孔。胶囊内镜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可能因内镜电量不足导致检查不完全。

参考文献

[1] Nakamura T, Terano A. Capsule endoscopy:past,present,and future.J Castroenterol,2008,43:93-99

[2] 许国铭李兆申,主编.上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003.571-575

[3] 陈文果,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附241例报道)(D)。浙江大学;

[4] 2010年张冰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

[5] 戈之铮,陈海英,高云杰等.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最佳检查时机的研究[J].理论与实践,2008,7:26-29

[6] 2006年吴阶平,裘法袓主编 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47

上一篇:吊瓶族,你的身体在说NO 下一篇:200 例改良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